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政策正文

河南新乡: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力争形成近50亿级规模

2022-03-31 15:36来源:新乡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光伏组件新能源河南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乡市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方案

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形成的产业。为加快我市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培育增长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坚持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坚持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无中生有,抓创新、强主体、育集群、拓开放、优生态,重点培育氢能与储能、基因工程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全省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未来产业初步实现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转变,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地三区一枢纽”战略部署提供重要支撑。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初步建成氢能与储能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基因工程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未来产业成为全市现代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争创未来产业国家实验室、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构建“基础理论研究一实验室创新一产业化生产完整链条”的创新体系,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重点产品。

产业生态日益完善。培育一批在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头部企业,吸引一批国内外未来产业知名企业、研发机构落户我市,未来产业开放合作快速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壮大氢能与储能产业

1.持续加强研发创新。依托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电池研究院、河南豫氢工程研究院、河南中氢氢能动力联合实验室、同济大学氢能与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开展节能高效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动力系统、氢能源装备等关键技术研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改委、工信局)

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氢能产业园项目建设,搭建平台,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心连心深冷、豫氢动力、豫氢装备、氢璞创能、河南欧新特等优势企业加快氢能装备、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等产品设计和制造,实现本地规模化生产。(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

3.开展融合应用试点示范。推动氢能与储能产业试点示范,打造规模化、商业化终端应用场景,为新装备、新技术提供实验验证场所。配合做好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建设,以车辆推广和加氢站建设带动氢能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城管局)

(二)谋划布局基因工程产业

1.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聚焦多肽类激素、造血因子、细胞因子、血浆蛋白因子、融合蛋白、重组酶、基因重组单抗和重组疫苗等基因工程药物,开展细胞筛选、细胞发酵、蛋白纯化、多糖纯化、制剂研究、分析检测、动物药效评价等研究,加快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融合蛋白类大分子物质重组细胞的构建、单克隆筛选及小规模培养、纯化工艺的研究,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的小规模培养、纯化工艺的研究,推动曲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等药物的产业化进程。(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发改委、卫健委)

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重组蛋白药物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抗体药物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发改委、卫健委)

3.开展融合应用试点示范。积极引进先进基因检测设备、试剂的研发生产企业,壮大现代基因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益。(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发改委、卫健委、商务局)

(三)应用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1.超前布局未来网络产业。支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等单位超前谋划、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探索和储备基于6G的网络基础设施、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等技术。加快数据中心内部网络和出口设备、内容分发网络、云服务平台、域名系统等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改造,支持IPv6业务接入和承载。探索建设能源、文旅、政务、智慧城市等区块链示范应用场景,能源领域开展区块链能源供应链服务、交易服务,文旅领域开展文旅产业链管理区块链应用,政务领域开展政务数据互认服务,开展工业制造、农产品、消费品、药品等防伪溯源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交通运输局、文旅局、城管局、政务大数据局、通管办)

2.拓宽类脑智能融合应用。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类脑智能技术和设备在医疗、教育、交通、物流、金融、文化、旅游、安防、灾害预警等领域应用,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争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支持企业应用类脑智能技术和设备,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支持煤炭企业建设智能煤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卫健委、教育局、交通运输局、文旅局、应急局、金融局)

3.探索发展量子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探索电子政务量子保密通信与量子安全移动政务办公应用,探索量子安全政务、移动办公、财政支付等创新应用,探索量子+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金融服务等。(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政务大数据局、工信局、金融局)

4.重点突破前沿新材料产业。立足河南省先进膜材料产业研究院,支持银金达开展高性能功能化降解材料、高阻隔高收缩功能性包装膜材料、强力合金膜的开发及产业化。依托新乡化纤开展生物质纤维新材料研发、成果转化,推动纺织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在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配式建筑等领域,探索碳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创新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

三、重点工作

(一)构建创新体系

1.引进国家、省重点科研机构。聚焦我市未来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方向,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河南省科学院、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引进落地一批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未来产业研究院等机构,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转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改委、工信局)

2.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支持河师大、河南科技学院等高校优化学科和研发布局,搭建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加快建设太行实验室、电池及新能源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市布局。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发展,探索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路径,打造新乡市科技创新主阵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改委、工信局)

3.加强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化。支持优势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设未来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创新主体创建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链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发改委)

(二)引育高端人才

1.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驻新高校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加强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有条件的院校联合企业建设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匹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人社局、工信局)

2.加强创新型人才引进。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制定人才需求目录,组织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吸引市外新乡籍人才回乡创业就业。完善“全职十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实施高端(海外)人才引进专项行动,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人才团队。(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科技局、工信局)

3.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家队伍培养,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新时代豫商精神。健全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人社局、工信局)

(三)加速产业孵化

1.加强产业顶层设计。结合省、市总体布局,依据现有产业基础,科学发展未来产业,实施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争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未来产业园区。建立与国内外高端智库长期合作机制,借助“外脑”对未来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

2.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结合未来产业产业链图谱和供应链地图,明确产业链、创新链关键节点及龙头骨干企业、重点研发机构,通过精准招商,引进落地未来产业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牵引要素集聚、产业配套,推动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合理布局,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商务局)

3.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依托各类开发区、专业园区,规划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和众创空间,为初创企业和团队提供技术平台、投融资、市场拓展、人力资源等服务。加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市场监管局)

(四)汇聚金融资本

1.加强产业基金支持。加快推动现有产业发展基金运营投资,促进政府基金与市场基金协调互动,引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未来产业发展,促进资本招商和研发成果产业化,积极对接省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梳理我市产业项目、科技项目向省级基金积极推介,引入其支持我市未来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内省内优秀基金管理机构的沟通,探索多方合作模式,适时设立我市新兴产业投资和创业投资子基金,支持我市产业项目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发改委、工信局、金融局、科技局)

2.健全金融服务机制。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未来产业开发融资、担保、保险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融资担保方式,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银企战略合作,通过组织银企对接会、向银行推荐项目等形式,拓宽未来产业企业融资渠道。加强未来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培养,推动创新型企业挂牌融资;加强重点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培训,推动企业上市融资。(责任单位:市金融局、发改委、工信局、银保监分局)

(五)开展对外合作

1.推动跨区域产业协作。积极开展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的对接合作,依托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引进未来产业优势技术、项目和企业,探索研发在外、生产服务在本地的合作模式。建立创新成果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探索建设研究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推动未来产业跨区域协作。(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商务局、发改委)

2.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外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推动科技园区、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等平台建设,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机构互动、产学研结合的国内外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参加未来产业国内外展会和技术交流,积极申办国内外会议、展会、论坛等重大活动,提升影响力。(贵任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文旅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未来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由市工信、发改、教育、科技、财政、商务、人社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加强与国内外高端智库战略合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服务。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统筹推进工作开展。(责任单位: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二)强化政策支持。统筹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给予支持。建立省、市两级未来产业项目库,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各县(市、区)要建立专业招商团队,对接国内外一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力争引进落地联合实验室、产业化基地等,对重大项目“一事一议”支持推进。(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工信局、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三)做优发展环境。围绕未来产业发展,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活动,分批次分领域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内先进地区、企业参观考察、培训学习,开展区域、行业、企业等层面的技术创新、展示体验、供需对接、应用促进等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加强国内外投资环境、产业政策、发展情况、市场需求等跟踪和分析,支持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拓展服务网络等,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商务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组件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河南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