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5.深化安全生产融合应用。
聚焦建材、危险化学品、矿山、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领域,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改造及技术升级,推动人员、装备、物资等安全生产要素的网络化连接,推广操作控制智能化、风险预警精准化、危险作业无人化、运维辅助远程化等应用,强化企业安全感知、适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及系统评估能力。支持化工、原材料等园区建设全要素网络化连接、敏捷响应及自动调配能力,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仿真、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建立以事前预防为主的园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增强现有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生产模块功能,基于泛在连接和海量数据,建立风险特征库、失效数据库及安全生产风险模型。针对高危场景,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管理经验知识的软件化沉淀,培育和推广预测性维护、智能巡检、故障自愈等安全生产类工业APP和解决方案。
(四)优化工业互联网生态布局。
1.构建一核三片区产业格局。
立足我省经济、资源基础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以打造西北地区产业转型新高地为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建设1—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一核引领、三片区联动发展”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空间格局。
“一核引领”。
“一核”即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核,以兰州新区为载体,依托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兰州新区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平台,集聚全省创新要素,着力提升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水平。重点围绕新材料、能源电力、新能源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鼓励企业探索发展工业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以国家超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依托兰州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全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三片区联动发展”。
河西片区——立足嘉峪关、张掖、金昌等地优势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资源,重点围绕有色金属冶炼、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紫金云数据中心产业园区、张掖大数据产业园区等平台,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快智能矿山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依托酒泉作为省域副中心区域区位优势,充分利用酒泉新能源资源,推进能源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在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打造全国新能源大数据中心,加快通用设备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建设。围绕新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势,加快推进酒泉、武威区域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实施新能源产业等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陇中片区——立足定西中药材、马铃薯等优势资源,围绕制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依托龙头企业,加快新型传感器、工业软件、信息安全技术等在生产中的集成应用,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依托白银作为兰白都市圈副核心的区位优势,围绕有色金属、新材料、能源化工等领域,推进重点企业数字车间示范项目,加强与兰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资源对接,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围绕临夏民族用品、食品加工、砖雕等优势制造领域,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大工业互联网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
陇东南片区——围绕平凉与庆阳煤电化冶、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升级,依托平凉光电产业园、庆阳数据信息产业园等抓手,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立足天水地区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陇南地区有色冶金、白酒酿造、中药材、油橄榄加工等优势产业,依托园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双创平台等载体加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5G全连接工厂建设,推动IT(信息技术)与OT(生产控制技术)网络深度融合。围绕甘南农畜产品加工、水泥建材、水电资源开发等领域,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推进牦牛等特色产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打通原材料、加工、物流、仓储、电商全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增强工业互联网供给能力。
鼓励省内重点制造型企业通过合资等形式成立工业互联网类技术公司,在服务本企业的基础上走出去,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单项技术和成套解决方案,打造专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围绕石化、有色、能源等行业,形成一批面向设备互联、标识解析、边缘计算等方向的平台化、组件化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通过将已有设备信息、生产信息知识化和生产流程数字化,构建面向有色冶金、电力、建材等特定行业的知识图谱,并提供跨地域、跨部门和跨业务之间的知识共享体系。
3.完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
建立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引入具有工业互联网应用评估和解决方案测试能力的企业,鼓励资源池机构为企业提供网络改造、两化融合贯标等专业服务。建设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应用展示、行业培训、产业孵化、工业企业碳交易等公共服务。完善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共享、产业协同等公共服务,促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和平台间的互联互通。遴选国内先进工业互联网技术服务商、科研院所组成专业机构,为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发展“诊断”服务,形成个性化解决方案。引导企业积极申报试点示范项目,梳理典型新模式,树立行业标杆。做大做强甘肃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广泛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类主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升产业协作水平,推动产业链整体跃升。
4.打造智能制造发展新生态。
建设智能制造领域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行业发展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支撑。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面向细分行业,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关键工业软件,以及先进适用、稳定可靠、高性价比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加大对智能制造发展短板研究,引导政产学研用各界资源向智能制造聚集。积极推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培育一批示范典型并复制推广。
(五)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
1.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全面落实企业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涵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建立高效实用的分类分级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省级联网工业企业清单和数据保护目录。开展宣标贯标和达标示范工作,强化监督检查,完善安全监测、事件通报、整改落实的闭环管理机制。
2.强化安全防护能力。
构建“政府、平台、企业、用户”四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打造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标识解析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控制系统、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安全防护能力。支持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安全可信工业用芯片等工业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加快密码应用核心技术突破和标准研制,推动需求侧、供给侧有效对接和协同创新,推动密码技术深入应用。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安全试点示范项目的复制和推广,提升整体防护能力。培育形成1—3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地信息安全企业,显著提升安全感知和综合保障能力。
3.提高主动防御水平。
搭建面向有色冶金、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等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攻防演练环境,建设应急资源库,测试、验证各环节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提升识别安全隐患、抵御安全威胁、化解安全风险的应急响应能力。实施“安全上云工程”。支持成立本地工业互联网安全专业测评机构,定期对重点平台、工业企业、工业APP开展检查检测。
四、保障措施
(一)统筹组织实施。
成立由工信、发改、财政、科技、教育、国资等部门组成的省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全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促进工业互联网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等工作协同推进。设立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对工业互联网重大决策、政策实施提供咨询评估。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健全“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体系,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严格把握中期评估节点,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各市州和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资金扶持。
依托现有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资金投入。建立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资源池,并将能源技术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重要的参考指标,以项目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化与国家重大项目衔接,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试点示范,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程。加大省内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相关资金对工业互联网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加大对工业互联网产品、平台、应用示范、两化融合贯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上云上平台、标识解析等的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创新金融服务。
加速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产业孵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开展融资,引导各类投资基金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倾斜。探索建设工业大数据驱动的新型金融服务试点,鼓励金融机构为工业互联网产业提供服务,引导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重点围绕省内核心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金融体系,降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资难度,促进其业务发展。
(四)强化人才供给。
加大产教融合,支持省内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展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引进培育多层次复合型工业互联网人才。鼓励企业、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打造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专家库,打造高端咨询人才队伍。开设工业互联网专题研修班,提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协会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
(五)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工业互联网发展壁垒,促进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营造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良好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保障体系,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
(六)加强宣传推广。
壮大甘肃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举办工业互联网大会,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交流,宣传推广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高质量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工业APP等集成创新赛事活动,组织工业互联网线上精品课程培训。利用“一会一节”、兰洽会等展会和大型活动,开展政策解读与宣贯,加强社会宣传普及,凝聚社会共识,推进要素汇聚和市场拓展,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五、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1.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本规划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主要目标。规划发展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产业生态布局等内容体现了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要求,全面助力社会经济绿色发展。
2.项目建设和运营环境影响分析。
5G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业互联网内外网改造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及建筑垃圾等,营运期主要为电磁辐射和噪声影响。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项目施工期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噪音、建筑垃圾、粉尘、员工生活污水、施工废水,营运期“三废”产生量较小。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智慧矿山等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室内装修颗粒物、施工废水、建筑固废等,项目营运期间事故状态下可能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露,造成人身安全与环境损害,能源消费排放主要来源于施工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尾气。
(二)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
1.科学规划项目布局。
针对5G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制定合理的项目布局方案和建设模式,项目选址应选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温差大、空气质量好的地区,周围尽量无强电磁场或发射源;尽量避开铁路、公路等易产生震动、地质构造不稳定区域和环境敏感地区,保证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流电源、通信系统,便于接入公共通信网络;交通应便利,便于观测和维护;严格控制项目营运期间室内外温度,适时安装散热设备,有效保护项目周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2.加强环境评估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环境功能区划各项要求,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目标,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为原则,减少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进建材工业、石化、有色冶金、钢铁等传统产业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加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重点项目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堆放、统一处理;施工结束后做好地形、地貌和土地复垦工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配备先进监控和应急设备。做好项目营运期的环境保障,对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提前编制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厂区绿化建设,进出车辆按指定道路行驶,减少占用公共绿地。通过规划实施,到2025年实现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充分协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中国航务周刊联合主办第三届光伏行业供应链物流论坛在2025国际港航物流产业(上海)展览会同期召开。会议聚焦当前光伏行业供应链物流中的焦点问题,探讨光伏行业和全球航运业的发展趋势,天合富家受邀参加本次大会。天合富家物流交付负责人卞
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易捷工具园区,天合光能与中科华辰合作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已正式投运。该项目通过在厂房屋顶安装天合光能至尊光伏组件,搭配天合储能高效工商业储能柜Potentia蓝海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构建了集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和充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助力日照易捷工具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的第八大沙漠,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14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可达2400毫米。“一年一场风,风吹石头跑”,曾是乌兰布和沙漠的生动写照。放眼如今,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更形成了光、林、草相结合的林沙产业新模式。在磴口县和乌拉特前旗境内的乌兰布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制发阿坝松潘阿俄光伏发电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项目总用地1.2194公顷,其中农用地1.2194公顷(不涉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0公顷,未利用地0公顷。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的批复,为项目取得建设用地手续奠定了基础。据悉,阿坝松潘阿俄光伏发电项目位于松潘县上
5月23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废止《济宁市任城区分布式光伏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在省、市能源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细则及新的规范文件未出台印发之前,该区分布式光伏建设原则上暂行按照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待后续省、市有关政策文件印发后,再
5月23日,云南省砚山县人民政府发布《砚山县机场、伍家寨等11个光伏发电项目业主优选公告》,项目总装机容量112.5万千瓦,项目区规划面积约30000亩,拟建光伏组阵区及配套设施。招标公告如下:砚山县机场、伍家寨等11个光伏发电项目业主优选公告1.招标条件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关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5月22日,四川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管委会发布中共甘眉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文件指出,招强引优,加快晶硅光伏、锂电材料等主导产业龙头项目落地建设;重点推进四川启明星、博眉启明星25万吨电解铝生产技术改造工程;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快盘活已停破产企业。原
5月22日,卧龙新能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向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卧龙舜禹出售其持有的上海矿业90%股权,交易价格为2.21亿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完成后,卧龙新能将不再持有上海矿业股权,不再从事铜精矿贸易业务,全力聚焦光伏、风电、氢储能等新能源业务的转型布局。本次交易
新CCER项目签发,短期看会带来一波碳交易热潮,长期看则进一步完善了碳市场发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继2024年1月重启后,在2025年3月迎来首批新项目签发,带动了一波碳市场交易的热潮。新签发项目均是涉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发布公告称,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已于5月13日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据了解,中国能建本次定增募资于2023年5月24日发起。募资说明书显示,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150.00亿元(含150.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能源战略中心副主任田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能源领域,民营经济正以创新基因和市场活力参与、融入和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成为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
近日,由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牵头总承包建设的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工程全系统投运发电。项目全系统投运发电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光热发电规模化应用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据悉,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坐落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占地面积约287公顷,作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迪副院长杨雷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开发布,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加快高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支撑有力空间广阔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明确要求。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
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清单显示,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实施的30万千瓦熔盐槽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弃电热转换光伏光热发电一体化示范项目等101个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有关部门和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管网主干线或支线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虚拟电厂,有序推动发展绿电直连模式,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质量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古浪县人民政府发布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原文如下: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的《政府
近日,网上国网公布甘肃省分布式光伏2025年2季度接入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根据文件,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共计8829MW。其中,兰州市、酒泉市可开发容量达GW级,兰州市可开发容量最高,约3.6GW。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20日,甘肃省嘉峪关市发改委公布嘉峪关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发容量,截止3月31日,嘉峪关市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为69.43MW,评级为绿色。
5月16日,金昌市人民政府印发金昌市贯彻落实“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九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5月9日,甘肃省强工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强工业行动2025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以传统产业、大数据行业等为重点,大力推广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自备电站、智能微电网、增量配电网、绿电聚合等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绿色
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通知指出,监管范围涵盖六方面。其中,在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方面,重点监管对新能源、储能等各类主体配套送出工程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14日,甘肃省定西市发改委公示了定西市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等级结果,经评估,通渭县、岷县的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等级已为红色,在电网承载力未得到有效改善前,暂停分布式光伏接入。
5月13日,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了2025年武威市投资机会清单,共拟建设53个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总投资为566.77亿元,其中包含12个光伏类项目,涉及投资金额95亿元。详情见下: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投资机会清单
5月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人民政府发布公示了国网临潭县供电公司2025年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经评估,2025年2季度临潭地区10kv线路负载率超过90%的线路仅一条,为110kV新城变113新化线,评估等级为红色。评估等级为绿色的有9条线路、等级为黄色为有7条。2季度临潭地区10kV变压器可开放
平凉市崆峒区发展和改革局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相关数据,崆峒区变电站可开放容量表格显示,安国变安国变2#,安国变安国变1#,大秦变大秦变2#,大秦变大秦变1#四个变电站为红色区域,其余均为绿色。原文如下:关于公布崆峒区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的公告根据国家能源
5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人民政府公布了该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截至2025年3月31日,崇信县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剩余54.7685MW,锦屏变锦屏变2#、锦屏变锦屏变1#两处变电站评估等级已变为红色。详情如下:关于公布崇信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的公告根据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
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风电、光伏发电、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