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一)“一轴”贯通。
充分发挥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自东向西贯穿河西,沿线串联众多城镇、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的综合优势,以沿线城市为节点,统筹推进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强化区域内南北向交通建设,优化产业和城镇布局,促进生产要素、产业向沿线城区、园区集聚,提升经济发展协作水平,打造以东西贯通的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为发展主轴、南北交通线路为发展联结轴的复合发展轴,辐射带动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四圈”互动。
酒嘉双城经济圈。促进酒泉、嘉峪关和酒钢集团、中核四○四、玉门石油管理局两市三企“五指并拢”、融合发展,以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文旅产业、现代物流业为发展重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优扶强,将酒嘉双城经济圈建成我国重要的能源储备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陆港物流枢纽中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动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导产业深度融合、市场体系共建共享,打造全省区域联动发展先行区。
张掖城市经济圈。充分发挥张掖市“居中四向”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交通枢纽和经济通道功能,着力培育绿色蔬菜、奶牛肉牛、现代种业、现代设施农业、农畜产品加工、智能制造、清洁能源、新型材料、文旅康养产业集群,打造以甘州—临泽为核心区,以其他县城、建制镇为支点的多层次城市经济圈,把张掖经济圈建设成为河西走廊经济带中心枢纽、清洁能源和氢能示范基地、西北地区寒旱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和丝绸之路重要旅游节点。
金武城市经济圈。以金(川)永(昌)—凉州区为核心,以周边县城、建制镇为节点,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共享为基础,以产业分工协作为核心,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产业为重点,构筑中心集聚、网络连接、带状组团的城镇和产业发展格局,率先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把金武城市经济圈建成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充分发挥敦煌龙头带动作用,以国家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深度开发文旅资源,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开拓特色旅游线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消费供给,力争将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成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丝绸之路文化制高点、国家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我省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
(三)“多点”协同。
依托县城、重点镇、产业园区城镇职能及产业功能,强化城镇节点支撑作用,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依托交通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和生态条件,建设一批交通商贸型、资源开发型、加工制造型、文化旅游生态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按照城乡统筹要求,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充分发挥城镇连城接乡、承上启下作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就业吸纳、人口集聚等功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共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把生态建设作为河西走廊经济带建设的生命线,将祁连山生态修复和保护治理放在压倒性位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一)协同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
提升祁连山生态系统功能。坚持系统思维,全面保护祁连山地区森林、草原、河湖、湿地、冰川、荒漠等生态系统。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动态监测评估体系,强化原生地带性植被、特有珍稀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促进区域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祁连山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
增强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加强祁连山沿山浅山区生态保护,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强化冰川保护,提升祁连山生态系统冰川与水源涵养水平。开展祁连山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加快林草植被恢复,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实施祁连山人工增雨雪工程,增加降水量,增加水源补给。
保障黄河上游径流安全稳定。以庄浪河、大通河等流域治理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生态修复工程,完善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体系。积极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防洪能力和灾害应对能力。
加强重点生态区修复治理。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采取自然休养、减畜禁牧等措施,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减轻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压力,提升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强化祁连山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严控水电开发,加强对现有水电设施下泄生态流量监管,依法依规推进旅游开发。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完善草原围栏建设。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坚持以水定畜、以草定畜,严控天然草原载畜量,统筹推进山丹马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共建祁连山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成果,夯实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和环境风险管控,完善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快完善祁连山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纵向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形成以黑河等流域补偿和水资源补偿为主的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全面推进肃南县、天祝县等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积极扩大草原、林地补偿面积。严格执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制度落实,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长效机制。
(二)统筹推进内陆河生态综合治理。
建设内陆河流域生态带。协同推进内陆河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实施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恢复工程,加强森林草原水源涵养区、重点水源地和农田草原工矿生态综合治理,实施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管控和监测,全面提升内陆河生态功能。
统筹内陆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实施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党河等内陆河干支流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改善水质,保障水安全,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推进节水型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协调开展引大济西、引大入秦延伸增效等外流域调水前期工作,以缓解金昌、武威资源性缺水现状,解决石羊河流域生态补水问题。积极开展河西生态补水工程研究论证工作。
(三)共建防风防沙治沙生态带。
构建荒漠化、沙化综合防控体系。持续推进防护林建设,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和退化林修复。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加快建设锁边防风固沙体系和防风防沙生态林带,强化禁垦(樵、牧、采)、封沙育林育草、网格固沙等措施。推进国家级沙漠公园建设,强化重点风沙口治理,维系沙漠绿洲生态平衡,构建北部荒漠化、沙化综合防控体系。
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以古浪八步沙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民勤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林草产业,激励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林草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探索光伏治沙、“互联网+防沙治沙”、众筹治沙、认领义务植树造林等新模式,建设沙生态治理创新园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圆满落幕。会上,天际氢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际氢能”)凭借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一举摘得2025“北极星杯”氢能技术创新奖和2025“北极星杯”氢能优秀实践奖两项殊荣,彰显了公司在氢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场景创新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包括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未来产业方向,加快人工智能、商业航天、氢能储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积极应用未来产业相关技术与产品,做深做强示范效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国投奇台县180万千瓦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5990万元,折合单价0.46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问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2280万元,折合单价0.423元/Wh;第三中标候选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与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交汇之际,一场重塑中国能源版图的战略性布局在黄河“几字弯”腹地拉开帷幕。4月15日上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与浙江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辰新能”)正式签署总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双技术路线+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推动出台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清洁能源博览会上,兰石重装总工程师乔小丽接受新华网专访,分享了公司在氢能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战略布局。作为中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先行者,兰石重装以加氢反应器起家,如今已形成覆盖制氢、储氢、加氢、用氢装备全产业链的自主核心技术。从“制”到“用”全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甘肃省玉门市发布工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其中提到,加快优质企业培育,畅通企业销售渠道。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主导力的省级、酒泉市级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强化跟踪监测,及时帮助企业开拓销售渠道,保持稳定运行,协调保障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3月18-19日,以“运筹帷幄技胜千里”为主题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2025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结果,中船科技及旗下中船风电凭借在风电场开发运营方面的实力展现和多项创新成果,一次性斩获“风电技术创新企业”“优秀投资运营企业”“优秀雇主企业”三项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5日,中电联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全国煤电装机12.0亿千瓦、同比增长2.5%,煤电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4.9%,同比降低4.1个百分点,全国所有省份的煤电装机占比均已降至50%以下。3月底,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15.5,“十四五”以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湖北能源发布2024年度财报,其中显示,其新能源业务、尤其独立储能和虚拟电厂实现了新突破。财报显示,湖北能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0.31亿元,同比增长7.30%,净利润22.19亿元,同比增长18.10%。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增加,推动收入同比增加3.61亿元。报告期内
4月22日至23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到华电辽宁区域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华电力量。中国华电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敬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3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在沈阳市与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助力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进行深入交流。郝鹏说,近年来,中国华电与辽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
4月17日至18日,大唐台州头门港电厂项目初步设计评审会圆满召开,标志着该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进入了快速推进期。大唐台州头门港电厂项目作为“先立后改”清洁高效支撑性电源前期项目,已列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同时也纳入《浙江省能源绿色低碳发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发布中标公告,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这也意味着电气风电贵州龙里基地自2024年3月开工日建设以来,累计中标订单总量突破1GW。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电气风电“十四五”在西南区域战略布局的成功,更为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2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从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截至目前,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达到9000.28亿千瓦时,突破9000亿千瓦时大关,外送范围覆盖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22个省区市,有力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推动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根据测算,外送电量9000.28亿千瓦时,相
4月24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中能建崇左2×660兆瓦电厂工程1号机组高质量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运行期间,整套机组系统稳定,各项性能指标良好。上午9时,中能建崇左2×660兆瓦电厂工程1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暨移交生产仪式在集控楼集控室举行,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
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风电、光伏发电、生
4月14日,甘肃省电力处发布《2025年3月份全省电力运行情况》。其中,3月份甘肃省完成发电量21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8%,环比增长14.51%。其中,水电18.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9%,占总发电量比重(下同)为8.82%;火电109.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9%,占51.9%;风电47.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2
4月3日,甘肃省陇南市人民政府印发《陇南市贯彻落实〈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工作任务清单》(简称“清单”)。《清单》显示,到2025年底,陇南全市风电项目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43%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18%左右;新型储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3月31日,山丹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丹县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据《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12号)的规定,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使用未利用土地和农用地的,对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用地部分,可按原地类认定和管
日前,甘肃武威市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等级,公示显示,全市无评估等级红色地区,民勤县、凉州区评估等级为全部黄色、古浪县、天祝县部分地区评估等级为黄色,其余为绿色。原文如下:关于发布武威市2025年第一季度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等级结果的公示为促进全市分布式光伏健康有
3月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在实施承接优势特色产业转移攻坚行动提到,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有序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重点发展发电机、齿轮箱、逆变器、氢能装备、核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
3月5日,甘肃省武威市政府公布了2025年武威市投资机会清单,共有54项新材料产业链项目,总投资为359.4亿元,其中涉及4个光伏项目。分别为凉州区年产5GW单晶硅拉晶切片项目、凉州区10GW单晶硅棒项目、凉州区年产12万吨颗粒硅项目、天祝县年产2500吨单晶硅项目,投资总金额50亿元。具体来看:(1)凉州区
3月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全国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到,聚焦“风光热储氢网”新能源装备制造,招引大兆瓦发电机、变流器、齿轮箱、逆变器、氢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项目,拓展中西亚市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
2月24日,甘肃省华池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华池县“千家万户沐光行动”试点项目竞争性优选公告》,优选“千家万户沐光行动”试点项目内南梁镇、上里塬乡试点项目,2个乡镇各建设装机容量5.9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共计11.8兆瓦。本次竞争性优选项目为保障性并网项目,经营期及上网电价按国家适用政策执行
2月1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甘政办发〔2025〕11号)。方案提到,到2025年底,“五个功能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初具规模。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65%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35%左右;煤电
2月1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重点内容摘取如下:到2025年底,“五个功能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初具规模。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65%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35%左右;煤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