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甘肃发布“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探索建设风光氢储一体综合能源基地

2022-01-13 14:13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关键词:风光氢储十四五甘肃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构建协同联动空间格局

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定位、产业基础、交通布局,以综合运输通道为依托,以产业分工协作为纽带,构建以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为发展主轴,酒嘉双城经济圈、金武城市经济圈双向支撑,张掖城市经济圈居中连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带动引领,以县城及重点镇为支点的“一轴、四圈、多点”空间发展格局。

2.png

(一)“一轴”贯通。

充分发挥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自东向西贯穿河西,沿线串联众多城镇、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的综合优势,以沿线城市为节点,统筹推进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强化区域内南北向交通建设,优化产业和城镇布局,促进生产要素、产业向沿线城区、园区集聚,提升经济发展协作水平,打造以东西贯通的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为发展主轴、南北交通线路为发展联结轴的复合发展轴,辐射带动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四圈”互动。

酒嘉双城经济圈。促进酒泉、嘉峪关和酒钢集团、中核四○四、玉门石油管理局两市三企“五指并拢”、融合发展,以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文旅产业、现代物流业为发展重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优扶强,将酒嘉双城经济圈建成我国重要的能源储备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陆港物流枢纽中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动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导产业深度融合、市场体系共建共享,打造全省区域联动发展先行区。

张掖城市经济圈。充分发挥张掖市“居中四向”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交通枢纽和经济通道功能,着力培育绿色蔬菜、奶牛肉牛、现代种业、现代设施农业、农畜产品加工、智能制造、清洁能源、新型材料、文旅康养产业集群,打造以甘州—临泽为核心区,以其他县城、建制镇为支点的多层次城市经济圈,把张掖经济圈建设成为河西走廊经济带中心枢纽、清洁能源和氢能示范基地、西北地区寒旱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和丝绸之路重要旅游节点。

金武城市经济圈。以金(川)永(昌)—凉州区为核心,以周边县城、建制镇为节点,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共享为基础,以产业分工协作为核心,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产业为重点,构筑中心集聚、网络连接、带状组团的城镇和产业发展格局,率先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把金武城市经济圈建成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充分发挥敦煌龙头带动作用,以国家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深度开发文旅资源,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开拓特色旅游线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消费供给,力争将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成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丝绸之路文化制高点、国家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我省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

(三)“多点”协同。

依托县城、重点镇、产业园区城镇职能及产业功能,强化城镇节点支撑作用,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依托交通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和生态条件,建设一批交通商贸型、资源开发型、加工制造型、文化旅游生态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按照城乡统筹要求,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充分发挥城镇连城接乡、承上启下作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就业吸纳、人口集聚等功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共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把生态建设作为河西走廊经济带建设的生命线,将祁连山生态修复和保护治理放在压倒性位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3.png

(一)协同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

提升祁连山生态系统功能。坚持系统思维,全面保护祁连山地区森林、草原、河湖、湿地、冰川、荒漠等生态系统。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动态监测评估体系,强化原生地带性植被、特有珍稀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促进区域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祁连山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

增强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加强祁连山沿山浅山区生态保护,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强化冰川保护,提升祁连山生态系统冰川与水源涵养水平。开展祁连山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加快林草植被恢复,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实施祁连山人工增雨雪工程,增加降水量,增加水源补给。

保障黄河上游径流安全稳定。以庄浪河、大通河等流域治理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生态修复工程,完善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体系。积极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防洪能力和灾害应对能力。

加强重点生态区修复治理。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采取自然休养、减畜禁牧等措施,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减轻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压力,提升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强化祁连山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严控水电开发,加强对现有水电设施下泄生态流量监管,依法依规推进旅游开发。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完善草原围栏建设。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坚持以水定畜、以草定畜,严控天然草原载畜量,统筹推进山丹马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共建祁连山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成果,夯实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和环境风险管控,完善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快完善祁连山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纵向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形成以黑河等流域补偿和水资源补偿为主的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全面推进肃南县、天祝县等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积极扩大草原、林地补偿面积。严格执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制度落实,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长效机制。

(二)统筹推进内陆河生态综合治理。

建设内陆河流域生态带。协同推进内陆河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实施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恢复工程,加强森林草原水源涵养区、重点水源地和农田草原工矿生态综合治理,实施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管控和监测,全面提升内陆河生态功能。

统筹内陆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实施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党河等内陆河干支流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改善水质,保障水安全,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推进节水型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协调开展引大济西、引大入秦延伸增效等外流域调水前期工作,以缓解金昌、武威资源性缺水现状,解决石羊河流域生态补水问题。积极开展河西生态补水工程研究论证工作。

(三)共建防风防沙治沙生态带。

构建荒漠化、沙化综合防控体系。持续推进防护林建设,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和退化林修复。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加快建设锁边防风固沙体系和防风防沙生态林带,强化禁垦(樵、牧、采)、封沙育林育草、网格固沙等措施。推进国家级沙漠公园建设,强化重点风沙口治理,维系沙漠绿洲生态平衡,构建北部荒漠化、沙化综合防控体系。

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以古浪八步沙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民勤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林草产业,激励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林草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探索光伏治沙、“互联网+防沙治沙”、众筹治沙、认领义务植树造林等新模式,建设沙生态治理创新园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原标题: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光氢储查看更多>十四五查看更多>甘肃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