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一、背景:光伏硅片的尺寸演化
光伏硅片的尺寸演化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硅片尺寸变化对产业链制造成本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从组件应用的角度考量硅片尺寸对组件尺寸、电参数及组件在系统端应用的影响。
早期光伏电池类似于半导体芯片,设备与工艺的成本很高,增大硅片尺寸可以明显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随着光伏产业逐步成熟,开始与半导体产业分道扬镳,沿着低成本的路线快速发展,如今每瓦的制造成本不到0.2元,降低了数十倍;硅片/电池尺寸也独立演化出了M1(156.75-Φ205mm)、M2(156.75-Φ210mm)、M4 (161.7-Φ211mm)等规格,同时硅片厚度持续减薄。
行业主流硅片尺寸在156.75mm上稳定数年后,又出现了G1(158.75-Φ223mm)和M6(166-Φ223mm)。其推出逻辑一方面是可兼容既有电池与玻璃生产线,获得立竿见影的成本节省;另一方面是组件尺寸增幅不到10%,可以全场景替代原M2组件,系统端在保持原有边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一定BOS成本节省。
随着光伏产业链的大规模扩产,光伏企业可以跳出产线兼容性的限制考虑一款新的尺寸,有企业推出了与半导体规格一致的12英寸硅片,提出了G12(210-Φ295mm)规格,旨在进一步降低电池制造成本,同时通过更大尺寸的高功率组件来降低系统成本。而M10(182-Φ247mm)规格推出的逻辑则是认为:不同于半导体产业链,光伏电池的制造成本因其目前在产业链成本占比较低,已不是尺寸变化的核心考量因素;应综合考虑光伏组件设计、应用的各项边界条件,由最优组件尺寸反推硅片尺寸。经过对全产业链(制造、运输、安装、发电性能与系统匹配各环节)的深入分析,M10规格应运而生。
(注:半导体的12英寸硅片相比8英寸硅片厚50μm;12英寸硅片也并未替代8英寸硅片,主要用于≤28nm工艺的芯片,用于节省高额的芯片加工成本)
二、设计思路:组件尺寸的边界条件
01.组件的包装运输
图1. 182组件采用侧立的包装方式,最大化利用集装箱空间又留有约10cm装卸余量,组件在项目现场可平稳放置
光伏组件通常采用短边垂直于地面的侧立包装方式,因平放会因运输中的振动导致组件隐裂乃至破损;侧立则保障了运输的可靠性问题,同时长边着地使组件在项目现场放置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竖立的包装则稳定性差易倾倒且增加拆包装的难度。
在海运的40HC集装箱中,两托组件双层堆垛放入集装箱,因此两托组件的高度不能高于集装箱门高2.57m。再考虑到项目现场地形的一定起伏,需为叉车卸货留下约10cm操作余量,组件宽度被限制在约1.13m,反推出182mm的硅片尺寸:
02.组件的人工搬运、安装
此前光伏组件尺寸、重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人工搬运、安装成本确实成下降趋势,但必然存在一定界限,超过该边界后,人工安装的困难度显著增加,导致工人易疲劳或安装破损率显著提高。
光伏组件的宽度此前在1m左右,安装工人双臂自然张开即可抓握住组件,组件宽度适度增加到~1.13m后两人的搬运在平坦地形下仍可稳定实现。但组件宽度不宜进一步加宽避免影响搬运的平稳性。
单人频繁搬运的重量极限大致为20~25kg,两人的重量极限则并非简单乘2,而需要考虑0.666的系数,即两人搬运的极限重量为:25kg×2×0.666=33.3kg<35kg
因此组件重量宜控制在33.3kg以内,最大不超过35kg。72c-182双面双玻组件的重量约32kg,除起伏很大的山地场景两人可顺利完成长时间的搬运与安装工作,相对于目前主流的72c-166组件可节省人工成本。
图2. 182组件的尺寸与重量基本达到两人便利搬运、安装的上限
03.组件的载荷能力
决定光伏组件载荷能力的首要因素是玻璃,其次是边框。从组件成本与重量控制的角度,双面双玻组件的玻璃厚度宜保持在2mm。基于2+2mm双玻结构并合理控制边框成本的前提下,组件的尺寸不宜超过一定界限,否则其抵御静态载荷、动态载荷的能力均会显著降低,在实验室测试与户外应用条件下易出现边框破坏、玻璃爆裂、大量隐裂导致组件衰减过高等情况。
根据理论分析,182组件的边框应力在载荷下处于安全边界(图3中的左图为5400Pa载荷下的边框应力模拟),且宽度增加带来应力上升明显高于长度增加的结果。在背面无梁安装承受3600Pa静载条件下,1.13m宽度的组件形变量相对较低,组件载荷后的功率衰减低于2%。因此,从光伏电站投资收益风险控制的角度,组件组件尺寸尤其是宽度不宜再进一步增加。
图3. 182组件的机械载荷能力处于安全界限之内,组件宽度超过1.2m后,载荷下的形变带来明显的隐裂与功率衰减
三、产品情况
01.尺寸、重量、电参数
如上一节的分析,根据组件尺寸与重量上的限制条件,保持经典的半片组件版型设计,可反推出大约182mm的硅片边长。182(M10)硅片面积为330.15cm2,相比274.15cm2的166(M6)硅片增大20.4%,因此组件的面积、重量、电流相应提升,以下列出了72C的182与166组件典型参数:
可以看出,由于具有相对合理的尺寸与重量,182组件是非常适合于大型地面电站应用场景的组件解决方案。
02.量产情况
182组件是跳出产能兼容性限制,针对电池、组件新产能所打造的标准化尺寸,是继166之后新的行业最大公约数,截止2021年底隆基、晶科、晶澳均布局了至少30GW电池与组件产能,全产业的182电池与组件产能超过100GW。
首批182组件已于2020年Q4大规模量产、供货,由于组件尺寸变化低于20%,因而保持了很高的产业链成熟度:硅棒与硅片保持了与166相同的制造良率;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良率也迅速达到与166相同的水平;双面组件量产功率535/540Wp,组件载荷能力、热斑温度等均在安全边界内。
03.产业链配套与产品标准化
182组件在尺寸与电流上有一定变化,对组件BOM与系统端配套提出了新的要求。
组件的BOM方面,新建的光伏玻璃制造与深加工产能均可兼容1.13m宽幅玻璃,胶膜与背板的供应也不存在障碍;由于电流增大约20%,182双面组件使用了额定电流25A的接线盒(该接线盒使用了3个大尺寸的旁路二极管),保持了充足的安全余量,充分保障了大电流长时间运行下的可靠性。
系统端主要涉及组串式逆变器与平单轴跟踪支架的匹配。按照约15%的发电增益,Impp为13A的双面组件需采用15A的组串式逆变器,可通过此前主流的13A组串式逆变器小幅调整实现,无需改变核心的IGBT芯片,产品可向下兼容166等组件,避免了产品的碎片化与核心元件变更的风险。
182组件长度与宽度增加约9%,跟踪支架通过适度的结构加强可承载相同组串数量的组件,承载组件总功率的提升可带来支架单瓦成本的降低。目前主流1P与2P跟踪支架均已适配182组件。如第2节中所述,考虑到风载下的组件形变、隐裂带来的功率衰减,不宜在跟踪支架上应用更宽的组件(尤其是2P跟踪支架)。
四、系统端价值
高功率组件的BOS成本节省主要源自3个方面:A-采用大支架设计提高单体支架上承载的光伏组件总功率,摊薄单Wp的支架与桩基础成本;B-通过提高串功率减少连接光伏组串和汇流箱(或组串式逆变器)的光伏电缆的总长度;C-适度增加组件尺寸摊薄单Wp的人工安装成本。
图4. 地形起伏大时单体支架长度受限,平坦地形则可以设计超长支架
地形起伏很大的山地电站单体支架长度受限、大组件的搬运存在困难,因此182组件主要适用于地形相对平坦的荒漠、丘陵、滩涂等应用场景,通过结合超长支架设计、优化的桩基础间距显著节省成本。
对于固定式支架,单体支架长度因钢的热胀冷缩需限制在约120m,182组件兼容两排竖装(2P)与4排横装(4L)支架设计,通过调整单支架上的组串数可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2P固定式支架的典型长度如下表(按每串26块182组件计算):
与固定支架类似,跟踪支架在结构长度上存在限制,进一步增大组件尺寸、增大串功率将导致单支架上的组串数减少,无法提高单体跟踪支架承载的总功率,也就无法节省支架成本。
电缆成本方面,如图5所示,随着组件电流与串功率的提高,4mm2光伏电缆成本逐渐降低,降幅趋缓;同时电缆上功率损耗带来的成本则近似成线性增长。综合考虑这两方面成本,最佳成本点的电流约为14~15A,也就是182双面组件的工作电流值。此外,如果两路组串2汇1后通过6mm2光伏电缆接入汇流箱(或组串式逆变器),电缆成本还会有进一步节省。
图5. 4mm2电缆的综合成本(=电缆成本+线损成本)与双面组件最大工作电流(叠加背面)的关系曲线
人工成本方面如第2节所述,两人搬运、安装的光伏组件重量有一定极限值,超出极限值的长时间工作将导致工人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安装破损率提高。
综合以上分析,在公平边界条件下做了光伏电站BOS成本对比分析,经TüV北德验算结果如下(未考虑人工安装成本上的差异):
(条件设定:风压0.38kN/m2[25年]、0.45kN/m2[50年];雪压0.21kN/m2[25年]、0.25kN/m2[50年];倾角34°;组件最低点距地面高度1.5米;土地成本按550元/亩/年、一次性缴纳20年考虑)
2P固定支架的测算结果符合预期:182组件在BOS成本上相比166组件具有明显优势;相比两款210组件则差别不大,因组件效率较高而略有一定优势;在竖装的情况下,60c-210组件的BOS成本反而不如55c-210组件,因长度较长的组件在支架与基础成本上略有优势。
以下进一步对比4L支架上182组件与55c-210组件的BOS成本,182组件同样由于组件效率上的优势在支架与基础成本、土地成本上略有优势。宽度过宽的组件由于无梁安装时载荷能力较差、4L安装时最上面一排组件安装非常困难而没有纳入对比。
组件工作电流过高会导致电池片表面金属接触、焊带与汇流条上的热损耗显著上升,这部分热损耗将使得组件的工作温度有一定上升,此前大量关于半片组件与整片组件的工作温度对比分析已经证明了此点。
晶澳联合TüV北德就超大电流组件与182组件的发电能力在银川国家光伏实验基地做了对比研究,目前已获得两个月的数据(2021年2月19日~2021年4月20日),结果如图6,可以看出,在晴朗的高辐照天气下,182组件的平均工作温度比超大电流组件低1.7℃,最大温度差异可以到4~5℃,同时182组件的单瓦发电量相对超大电流组件平均高出1.6%左右,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发电性能优势。
图6. 超大电流组件与182组件发电量及典型日工作温度对比
此外,在2021年TüV莱茵第7届质胜中国光伏盛典中,晶澳与隆基参与评比的182组件分别获得单晶单面组与单晶双面组发电仿真优胜奖,进一步印证了182组件优秀的发电性能 (TüV莱茵从量产的1000块组件中抽取5块组件测试Pan文件,模拟全球5个地点的发电量)。
五、应用案例展示
图7. 全球不同场景的182组件应用案例(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六、总结
光伏电站需要长期(>25年)可靠地工作,能抵御极端气候条件,组件和系统可靠性是保障客户投资回报,实现客户价值地基础。
182组件是基于对全产业链价值、光伏组件尺寸增大的各项边界限制条件的深入分析所提出的最具度电成本优势的组件解决方案。在不提升效率的情况下,靠继续增大组件尺寸来实现更高功率,对系统成本下降已经没有帮助,同时会带来可靠性风险的显著增加,因而这种做法已经失去了价值。
尺寸本身并不是光伏的核心技术,标准化的组件尺寸有利于制造设备、辅材、逆变器、跟踪支架等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工作重心回到技术创新之上。光伏电池和组件技术工作的重心应回归到进一步提升转换效率的主航道上。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排名按字母顺序)
2021年5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5日,第二十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山东)新能源与储能应用博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全场景光伏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首航携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光储系统解决方案精彩亮相,与来自全球的与会者共襄新能源前沿科技盛宴,共探新能源场景应用
当地时间1月16日,为期3天的WordFutureEnergySummit(WFES)世界未来能源峰会暨展览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圆满落幕。作为中东非地区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展览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新能源优秀企业、行业精英及专家、行业政策制定者及投资者。首航新能源,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全场景光伏和储能解
当地时间12月11-12日,备受瞩目的ENERGA?A2024法国国际可再生能源展览会在蒙彼利埃会展中心盛大举行。首航新能源携系列创新光储系统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展会,并与来自全球的行业专家及客户共探最新光储发展技术,共商法国光储市场发展新趋势。受能源危机、电价上涨及政府政策的推动,法国光伏储能市场正
走进南通华润江苏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甬金公司”),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厂房屋顶上。这是甬金公司投入运行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20MW,采用了50台首航320KTLX0型号逆变器,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进行并网运营。项目已于今年2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伴随着近些
6月13日,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ENC)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最为专业的光伏盛会,SNEC涵盖了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汇集着全球相关业者。首航新能源,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此次携重磅新品、多款明星产品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中国光伏产业招投标数据库统计,2024年4月共公布了约22.1GW光伏组件招标,环比上月持平。结合3月国内装机数据来看,一季度大型地面电站装机尚未起量,同时传统区域的分布式项目开始面临消纳红线,影响装机积极性。N型组件招标占比近8成4月HJT组件招标量破GW2024年1-4月光伏组件招
降本增效,最大化实现自发自用是工商业企业选择安装光伏电站的重要目的。而逆变器作为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它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了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和产能收益,因此需要谨慎选择。选择更高功率的机型这里的功率指的是额定输出功率。通常情况下,一座工商业电站的总容量在几百kW~几十MW不等,如
组件价格的连连下降,直接刺激了终端需求的爆发式增长。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近217GW,仅12月单月新增装机便高达53GW,创下历年新高。项目收益率攀升之下,2024年光伏设备集采密集启动。北极星统计数据显示,不足两个月,光伏组件招标规模已超85GW。其中,作为市场重要“风向标”,大型集采备受关
2024喜报,中清再次入围国央企供应商名单。跑好第一棒,拼出开门红2024年伊始中清集团市场开拓步履不停接连入围国央企组件集采项目全力冲刺“开门红”Part.01入围两大组件集采项目近日,中清光伏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领先的履约能力,连续入围中核集团、中国电建集团集采名单,共七大标段,产品涉及P型
今日,中核集团光伏组件设备一级集中采购试点项目(第二批)集采开标,采购规模8GW,包含三个标段,p型182组件3GW,p型210组件3GW,n型组件2GW,31家企业参与投标,按照90%双面+10%单面综合报价。在p型182标段,29家企业投标,最低价0.817元/W,最高0.92元/W,均价0.862元/W。TOP4企业报价有3家低于均
1月6日,2024晶澳生态朋友圈跨年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大会云集能源央国企领导、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头部企业高层、行业权威机构专家以及国际工商界组织负责人、知名媒体代表等数百位嘉宾,共同见证晶澳科技针对海上光伏场景,重磅发布“湛蓝”与“耀蓝”两大系列n型组件新产品,开启2024
刚刚结束的财报披露季,光伏组件行业可谓一片惨淡,或许“破界”早已成为诸多企业的战略之一。事实上,这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的必然路径,多元一体或将是新能源企业的统一选择。组件四寡头光伏制造行业的惨烈同样展现在头部企业。聚焦组件环节,此前北极星根据企业披露数据以及调研情况公布了今年一
5月12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光伏电站光伏组件、逆变器框架协议采购中标结果公布。标段1光伏组件中标企业有8家,分别是大恒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国成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
近日,在海拔4700米的川西高原腹地,首批晶澳科技DeepBlue4.0Pro组件跨越重重天险,成功运抵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索绒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的现场。这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再次取得关键性进展。作为中国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总规模超8000万千瓦
日前,金阳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金阳泉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金阳泉州)已与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义乌晶澳)及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福建金石)就义乌晶澳与福建金石拟成立合资公司订立4吉瓦(GW)混合钝化背接触(HBC)升级改造项目合资协议。根据协议,义乌晶澳及福建金石同意于中
5月6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光伏电站光伏组件、逆变器框架协议采购中标候选人公布。标段1光伏组件入围企业有8家,分别是大恒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国成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
近日,晶澳科技分别与澳大利亚知名清洁能源企业NSEG、YESGroup签署MOU协议,约定2025年向澳洲市场供货总计250MW高效光伏组件。此次签约不仅展现了晶澳科技与澳洲本土领军企业的深度互信,更彰显了DeepBlue4.0Pro在澳洲复杂地理气候环境下的卓越适应性与市场领导地位。NSEG是澳大利亚领先的屋顶光伏安装
2025年4月,内蒙古电力集团售电量277.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5%;区内售电量24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7%;外送电量3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51%,9家盟市供电公司售电量全部实现正增长。售电量与外送电量增速双超10%背后,是各部门和各单位将售电量做为第一指标,紧紧围绕“稳存量、拓增量、挖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逐一揭开,光伏组件企业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在价与量的平衡之间,TOP20榜单再次更新。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位列TOP10的企业仍未变化,但排位微调。前四仍旧是晶科、隆基、晶澳、天合,一季度组件出货量达15GW+。实际上,这一格局自2018年后便稳定至今,虽排
4月29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承建的北京中海广场23.4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运行。项目由晶澳智慧能源与三菱电机电力机电装备(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通过在中海大厦中楼屋面铺设60块385Wp单晶硅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实现直流侧装机容量23.1kWp,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接入低压电网,通
刚刚结束的财报披露季,光伏组件行业可谓一片惨淡,或许“破界”早已成为诸多企业的战略之一。事实上,这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的必然路径,多元一体或将是新能源企业的统一选择。组件四寡头光伏制造行业的惨烈同样展现在头部企业。聚焦组件环节,此前北极星根据企业披露数据以及调研情况公布了今年一
2025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浮法玻璃制品(FloatGlassProducts)作出反补贴初裁,初步裁定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XinyiGroup(Glass)CompanyLimited)税率为11.41%、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JinjingScienceandTechnologyStockCo.,Ltd.)、湖北三峡新型建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逐一揭开,光伏组件企业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在价与量的平衡之间,TOP20榜单再次更新。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位列TOP10的企业仍未变化,但排位微调。前四仍旧是晶科、隆基、晶澳、天合,一季度组件出货量达15GW+。实际上,这一格局自2018年后便稳定至今,虽排
4月28日,亚玛顿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拟终止募投项目“年产4,000万平方米超薄光伏背板玻璃深加工项目”,将该项目暂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3,746.29万元(含利息及闲置募集
据晶科科技官网披露,日前,晶科科技与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租”)达成320MW户用光伏资产包交易。该笔资产包交易作为双方合作共建规划下的首批交付项目,大力提升公司户用光伏资产周转效率的同时,助力开辟以服务信托支持绿色能源发展的全新路径。中信金租是中信银行旗下全资子公
4月25日,中核集团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设备一级集中采购项目及中核集团2025-2027年度逆变器设备一级集中采购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光伏组件集采规模为29GW。公告显示,本次组件集采共有36家企业投标,入围候选人为:第一名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扩张叠加传统火电、核电等不灵活电源,欧洲各国负电价现象频发。据悉,2024年保加利亚电池储能套利机会(按每MWh计算)位居欧洲首位,储能成为新能源开发商竞相布局的新宠。11.54亿列弗资金助推储能建设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储存基础设施”(RESTORE)计划,保加利亚为82个储
4月22日,河北发改委发布《河北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第一批拟安排项目情况公示》。本次拟公示项目共50个、448.387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172.325万千瓦,风电项目276.062万千瓦。从业主来看,国家能源集团所获规模最多,达到91万千瓦,主要以风电项目为主,华电集团拿到64.4万千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