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期,光伏行业备受关注,除了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业内公司高增长之外,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也成为一大热点。
作为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面对严峻的经营环境和市场条件,晶澳科技在订单交付及开工成本控制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公司一体化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把握机遇及应对危机的能力较强,有能力在行业低谷期稳健运营,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游产能严重不足 硅料价格翻倍增长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报价,今年硅料价格一路上涨,当前的价格已高达155元/公斤,比去年底上涨超过70%。据了解,硅料涨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供不应求,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生产硅料的企业订单量都超过一倍,有的甚至达到两倍,而供应却依旧严重不足。
报道称,由于硅料的扩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周期,但国内硅料生产企业却仅有11家,有些生产规模还很小,制约了硅料的快速供应。此因素直接传导到下游硅片生产企业后,直接造成原料成本上升,因此硅片也进行了相应提价,目前国内硅片的均价和去年底相比,涨幅超过30%。单晶硅和多晶硅每片价格分别达到3.81元和1.85元。
对于上游原料供不应求导致的价格高企,下游企业只能一方面压缩成本,另一方面挤压利润空间,相对于去年底,电池片的涨价幅度只有15%。而光伏组件作为光伏装机前的最后一道生产关口,涉及到电池、玻璃等产品的组装集成,任何一个原料成本提升都会影响到光伏组件的最终价格,目前电池成本上升已经给整个组件带来近25%的成本上升。
总体来看,由于上游供应链价格的大幅上涨,光伏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经营困难期。
晶澳科技全球化市场布局覆盖高端客户
晶澳科技自成立之初就树立了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全球化市场布局优势显著。目前,公司在紧盯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南亚、东南亚、澳洲、中美、南美及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公司多个生产基地遍布我国7个省市和马来西亚、越南2个海外国家,此外,公司在海外设立了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品质得到多家国内外大型、战略客户的广泛认可,与全球优质的能源电力公司及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商等核心客户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晶澳科技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带动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再创历史新高。据第三方权威咨询机构PVInfoLink统计数据,公司2020年组件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三位。公司组件产品在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出货比例基本与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新增光伏装机量比例相近,近70%的组件产品出口海外市场,近30%组件产品供应国内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公司已在全球光伏市场建立起较为明显的全球化市场布局优势。
天风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电池、硅片、组件等各环节均有长期积淀,研发投入均衡,研发人员稳定,保障技术的领先性。公司品牌渠道布局完善,供应链管理优秀,保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无虞,各环节成本管控较好,虽与龙头专业厂商存在差距,但差距在逐步缩小。另外,随着公司回归A 股,其股权融资能力得到大幅加强,利于根据终端需求进行扩产。
加速推进一体化布局 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
2020年以来,晶澳科技一体化产能布局持续推进,公司已宣布超过497.5亿元的产能扩建项目。在国内外政治错综复杂、国际经济形势及行业形势严峻多变的经营环境下,公司持续发挥垂直一体化优势,加强供应链合作,促进降本增效,在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均有项目投产。2020年上半年,拉晶环节有云南曲靖2GW和内蒙古包头2.6GW项目投产。在电池环节,2020年9月9日,公司总投资额11.3亿元的河北宁晋晶澳3.6GW大尺寸高效电池项目也已正式投产。组件环节有安徽合肥1.5GW和江苏扬州4GW项目投产。2020年10月,作为募投项目的浙江义乌5GW高功率组件项目顺利投产,2020年12月,上海奉贤3.2GW高功率组件项目顺利投产。
此外,晶澳科技董事会先后批准了曲靖年产20GW拉晶及切片项目、包头三期年产20GW拉晶及切片项目、扬州年产6GW电池及组件项目、越南年产3.5GW电池及组件项目的投资计划,并于近期发布《关于签订启东电池、组件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公告。公告显示公司与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投资框架协议》,拟在江苏省启东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20GW光伏电池、组件及配套光伏装备项目,拟投资总额102亿元,项目预计分4年建设,计划分3期执行。公司表示,本次签订的项目投资框架协议符合公司未来产能规划的战略需要,该项投资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提升公司垂直一体化产能优势,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对高效优质光伏产品的需求。
得益于拉晶环节在云南和内蒙古等低电价地区的布局,拉晶成本快速降低;随着新电池产能的投产,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快速提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组件新产能释放以来,为客户提供更高转换效率和高功率的组件产品,生产加工成本随之稳步降低,公司高性价比的组件产品DeepBlue3.0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进一步推动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降低,光伏发电应用在更多的场景。晶澳科技在年报里指出,公司紧跟市场变化,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迭代,有序扩张高效产能,并进一步发挥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强化质量与成本控制。该公司通过新技术的导入,以及一系列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顺利落地,各拉晶工厂单晶炉的单月产量快速提升,新建电池生产线顺利投产爬坡,各环节产品效率大幅提高,质量持续提升,各环节产能规模有序增加。
对此多家券商纷纷表示,在不断加速扩产下,晶澳科技2021年的产能预计实现翻倍。其中,东吴证券预测公司的硅片、电池、组件产能至2021年底将增长至30GW、30GW、40GW,有望带动其平均生产成本继续下降,进而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18日,晶澳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回顾晶澳的发展历程,没有大起大落,而是一直依靠产品力和口碑,以持续领跑的姿态,在光伏产业中走出了一条稳健的韧性成长之路。当众多同期崛起的行业巨头相继折戟沉沙,这家诞生于2005年的“元老级”企业,却始终稳居全球光伏产业“第一排”——这
2024年,光伏企业集体度过了一个寒冬,个别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更有甚者走向退市、破产终局。展望2025年,尽管挑战犹存,但仍有多家企业使尽浑身解数保住了现金流。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一季度共有31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百万元以上,其中正泰电器以24.18亿元领先。此外,阳光
“晶彩廿华澳启新程”。5月18日,晶澳二十周年庆暨企业家论坛在公司发祥地邢台圆满举行。晶澳科技靳保芳董事长总结晶澳二十年发展成绩,指明未来奋斗方向,为晶澳二十周年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代表颁奖。晶澳上下游众多合作伙伴、商协会领导专家、主要基地所在地的政府领导、金融机构、企业同仁,以及
近日,在海拔4700米的川西高原腹地,首批晶澳科技DeepBlue4.0Pro组件跨越重重天险,成功运抵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索绒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的现场。这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再次取得关键性进展。作为中国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总规模超8000万千瓦
近日,晶澳科技分别与澳大利亚知名清洁能源企业NSEG、YESGroup签署MOU协议,约定2025年向澳洲市场供货总计250MW高效光伏组件。此次签约不仅展现了晶澳科技与澳洲本土领军企业的深度互信,更彰显了DeepBlue4.0Pro在澳洲复杂地理气候环境下的卓越适应性与市场领导地位。NSEG是澳大利亚领先的屋顶光伏安装
是中国最早自主通商口岸,是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更是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如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海又被赋予了新意义,共计1.8GW海上光伏项目相继落户秦皇岛昌黎县,在燕赵大地实现了该项目类型零的突破。近日,由晶澳科技供货的海上光伏组件“耀蓝”完成首批交付,以切实保供行动,助力华电昌黎海
面对行业内卷、资本收紧新周期,储能企业正在批量扎堆港股IPO。2024年下半年以来,宁德时代、海辰储能、思格新能源、南都电源、双登集团、正力新能等多家储能企业进击港股,港股上市成为2025年储能行业的重要战略选择。高工储能据此提出简单五问,希冀揭秘储能企业扎堆港股IPO的来龙去脉以及行业影响。
2025年是分布式光储行业极具标志性的一年。年初,“分布式管理新政”与“136号文”出台,从行业的顶层设计上,正式为“固定电价”时代画上了句号,引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开发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行业格局迎来深度重构。为了深入探讨并推动分布式光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河北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第一批拟安排项目情况公示。拟公示项目共50个、4.48GW。其中风电项目27个,总规模2.76GW;光伏项目23个,总规模1.72GW,均需要在2028年6月底前并网。根据该批项目的申报要求,该批项目均为市场化并网项目,结合各市剩余资源量、
随着136号文的出台,分布式光伏已经进入了全面市场化阶段,通过市场确定价格,必然会导致整个投资模式和新型市场电力化系统的新的建设。从现在看来,光伏已进入而立之年,它不仅要承担电力的供应责任,更重要的是要承担电网稳定的责任。针对市场变化,企业需要如何应对?在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上,
五月前后,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相继公布。行业寒冬,在光伏主产业链无序扩张之下,“卖铲子”设备企业依旧赚到了钱。据统计,与光伏制造环节大面积亏损相比,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11家光伏设备企业中10家营收、净利润均为正数,2024年11家核心设备企业营收近900亿元,净利润近百亿元,其中捷佳伟创
日前,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布。报告期内,企业营业收入608,160,615.73元,同比下降39.50%,主要系太阳能销售量及销售价格下降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42,725.22元。此外,公告显示,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不确定性加强的影响,亿晶光电常州基地5GWPERC电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光伏行业深陷泥沼,多数企业严重亏损之下,依然有企业高歌猛进,业绩甚至成倍增长。近日,光伏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业绩年报、快报。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在凛冽寒冬中划出一道强势增长曲线。营收榜单中,捷佳伟创一马当先,以116.26%同比增幅领跑;拉普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4月29日,锦浪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锦浪科技营收1,517,642,435.90元,同比上涨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703,647.78元,同比大涨859.78%。
4月29日,泉为科技发布系列公告,其中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96,175.83元,同比减少6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78,468.13元,同比增加13.29%。同日另一则公告显示,近日泉为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泉为”)、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4月29日,协鑫能科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较上年上升190.83%。在行业同质化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协鑫能科取得骄人业绩,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首季,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晚,阿特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阿特斯在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61.6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7亿元,经营业绩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公司的高质量光伏业务以及高速发展的储能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阿特斯实现营业收入85.86
4月28日,亚玛顿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59,591,875.72元,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6.80%,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受光伏市场影响,虽然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上年环比有所上升,但与上年同期比较仍处于低位,因此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近利润5,049,424.71元,同比下降58.25%。营业成本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5日,美畅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美畅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71亿元,同比下降49.6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90.84%;实现扣非净利润9329万元,同比下降93.91%。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的原因,美畅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有外媒报道称,日本光伏EPC公司日本能源(NipponEnergy)宣布计划在迪拜建立一家年产能为1GW的光伏组件制造工厂,该工厂计划生产HJT光伏组件。为了这一计划,日本能源近期还在迪拜收购了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光伏组件企业据悉,日本能源的总部位于日本东京,该公司主要为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逐一揭开,光伏组件企业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在价与量的平衡之间,TOP20榜单再次更新。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位列TOP10的企业仍未变化,但排位微调。前四仍旧是晶科、隆基、晶澳、天合,一季度组件出货量达15GW+。实际上,这一格局自2018年后便稳定至今,虽排
据悉,泽润新能今日新股申购,申购代码为:301636,申购价格:33.06元,单一帐户申购上限:4500股,申购数量:500股整数倍。据悉,泽润新能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1,596.6956万股,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发行后总股本为6,386.7823万股。初始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79.8347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5.00%。回拨机制
在固有印象中,光伏产业可谓“分工明确”,敏锐且灵活的民营企业主攻上游光伏制造,而资金与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则驰骋下游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然而,在“双碳”战略实施以及残酷的光伏去产能淘汰赛下,曾经的分界线愈加模糊,国资早已或主动或被动控股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最近市场熟知的莫过于一道新能,于
4月17日,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润新能”)披露招股意向书,公司启动发行,将于4月28日申购,证券简称:泽润新能,证券代码:301636。泽润新能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据悉,泽润新能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1,596.6956万股,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发行后总股本为6,386.7823万股。初始战略
4月2日,昆山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向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申请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一光伏”)破产一事被公开,案号为(2025)苏0413破16号。资料显示,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为38,800万,该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悉,
新型电力系统中提升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陈智)(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重要指示,相关重要论述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提升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指明了方向。
年前,一份来自九大光伏玻璃厂家联合发出的《倡议书》(附后)在网上流传。这九家企业分别为彩虹新能源、亚玛顿、福莱特、安彩高科、湖南旗滨光能、广西新福兴硅科技、凯盛新能、信义光能、南玻集团。其中福莱特、信义光能被称为光伏玻璃“双巨头”,市占率合计超过50%。虽上述九家企业并未在各自官方
新篇章开启之下,光伏组件企业2024年“成绩单”再次成为市场焦点。此前,北极星曾就2024年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企业展开预测(2024年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前瞻)。近期,北极星也从多个渠道调研了TOP20企业的出货量数据。综合来看,行业寒冬之下,企业在出货目标、利润、经营策略等多方面的不同抉择,使
续《2025年新型储能市场十大趋势预测(一)》预测五:光储融合将在多场景下加速应用,微电网场景应用提速,光伏企业协同优势凸显光伏组件和储能系统经过两年的多轮降价后,其光伏+储能的初期投资成本继续下降,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作为投资选择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预计光储融合在海外工商业及微电网场景
2024年,丽水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投运,作为丽水市首个大型国际会议会展项目,其总占地面积达10.5万平方米,凭借独特的建筑魅力与多元功能,已然成为丽水的城市新名片。在丽水国际会展中心屋顶,有一个装机容量达752kW的光伏电站,1320块正泰新能ASTRON5组件整齐排列,最大限度捕捉每一缕阳光,转化为源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