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7月4日,京运通发布公告显示,因合同纠纷,乌海市海勃湾区城市建设投融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乌海勃湾城投”)对京运通及其子公乌海市京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乌海京运通”)提起诉讼,要求二者支付代建工程款、利息、诉讼费用等合计244169724.84元。根据公告,原告乌海勃湾城投为乌海市海勃湾区
2月11日,京运通发布公告称,公司工作人员于2025年2月8日查询银行账户时获悉,公司的基本账户被冻结,具体情况如下:根据公告,经公司自查,上述公司的银行基本账户被冻结系公司与天津汇达兴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件所致。天津汇达兴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于近期向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据天眼查公开信息,乐山市京运通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成被告,该案件将于2025年1月23日开庭,审理法院为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法院。
12月31日,京运通更新了乐山22GW硅棒、切片项目投资进展情况。公告表示,公司用于建设“乐山22GW高效单晶硅棒、切片项目”(即“乐山二期”)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已按规定全部使用完毕,且所有相关募集资金专户均已注销完毕。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京运通募投项目乐山二期原计划于2023年12
2023下半年以来,光伏行情形势急转直下,行业深陷产能过剩泥潭,一场残酷的淘汰浪潮汹涌袭来。在此背景之下,光伏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环境,理性地调整战略,放缓甚至终止缺乏竞争优势的投资项目。据北极星统计,自2023年起,已有47个光伏项目宣布延期或者终止。这些项目涵盖了从硅料、硅片、电池组
12月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四川宜宾举行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与会企业代表就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进行了充分探讨,并在上一轮会议基础上,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坚决致力于促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次参会企业达到33家,涵一众龙头企业,且会议涉密程度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有关“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会议精神,维护光伏行业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2024年12月5日在四川宜宾举行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与会企业代表就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随着光伏行业洗牌深入,跨界玩家们变数陡增,有人业绩增长,有人高歌猛进,有人陷入两难,更有企业挣扎在生死边缘。过去几年,在光伏产业高景气的带动下,进军光伏成为拉升股价,提升业绩的不二法门,上百家公司纷至沓来,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全产业链开启“大跃进式”扩产。据北极星统计,仅2020-202
8月29日,京运通发布2024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1亿元,同比减少43.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5亿元,同比下降2053.96%,整体盈利为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42亿元,同比下降5433.14%。公告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材料业
本周一线企业再度降价,G10L和G12R单晶硅片的最高价有所调整。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维持在1.12元/片,环比持平;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维持在1.31元/片,环比持平;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降至1.6元/片,环比下降3.03%。7
企业开工维持低位2025年上半年,硅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持续低于生产成本甚至现金成本,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深陷亏损运营的窘境。其中多晶硅均价于2024年5月中旬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持续时间已超14个月;工业硅均价于2025年4月底降至9648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已持续近3个月;182尺
7月17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硅片价格数据显示,本周硅片价格全线跳涨,最高涨幅达到22.09%。具体价格变动如下: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为1.05元/片,环比上周大幅上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1.15元/片,环比涨幅15.00%;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
7月17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但并未达到网传硅片涨价幅度。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成交均价在1.0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22.09%;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1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
7月17日,集邦光储观察集邦光储观察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3.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2.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厂商延续挺价策略,而成交角度看,多晶硅及拉晶端的博弈依旧激烈,但整体成交已经开始
7月17日,光伏概念股开盘表现强势,343家企业盘中上涨,6家涨停。截止至发稿,琏升科技盘中涨幅高达12.21%,皇氏集团、联发股份、仁智股份、天宸股份涨幅在10%及以上,东材科技、胜宏科技、亿晶光电、和顺科技等企业涨幅居前。消息面上,硅料、硅片、电池片环节价格齐涨。据硅业分会跟踪,本周硅料价格
7月17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国内硅料企业响应政府“反内卷”持续发酵,企业与协会持续性沟通研拟方案,多家硅料企业反应产品报价将基于“不能低于全成本”为调整主轴,卖方报价块状致密料价格约每公斤47-49元人民币不等,其中部分给予大客户的报价约落在每公斤46-47
7月16日,硅业分户公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硅料价格涨势进一步巩固,相较于上周企业普遍提价但实际成交寥寥的局面,本周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约6家企业达成新订单,整体成交量环比大幅增长。本周成交区间在4.0-4.9万元/吨,订单价格大多落在区间两端,有较为明显的价格分化。造成价格分化的主要原因在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全球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月报》最新调研数据,多晶硅、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整体上涨。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7月16日最新报价,多晶硅环节,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上涨至35.5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3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从31.5元/KG上浮至32.5元/KG。
历经20年激荡岁月的蜕变,中国光伏已经从“三头在外”成长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极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奇迹,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值此中国光伏发展20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国内首部光伏行业大型纪录片#x2014;#x2014;《逐光》,共同
7月16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鉴于光伏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经与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友好协商后,拟终止年产16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据悉,棒杰股份于2023年5月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与江山经济开发区签订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大尺寸硅片切片项目投资协议的议案
7月15日,A股上市公司*ST沐邦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1-6月预计减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亿至-1.50亿,净利润同比增长15.54%至29.61%。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1、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硅料和硅片均价大幅下降,且硅片价格降幅大于硅料;同时,制造费
7月15日,横店东磁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变动原因:磁材产业:公司铁氧体磁性材料龙头地位巩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横向和纵向布局的多个新产品和器件,市场拓展初见成效;通过组织变革和数智化布局,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光伏产业:在政策影响下中国新增光伏装机保持较高速增长,相应带动
7月15日,福莱特发布盈利预警公告。根据公告,上半年福莱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30百万元到人民币280百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人民币1,219百万元到人民币1,269百万元(或同比减少81.32%到8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5百万元到人民币24
7月9日,福斯特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4.7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4.55亿元,同比下降49.05%。福斯特表示,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原材料光伏树脂采购单价及光伏胶膜产品销售单价均下降,并且光伏胶
6月23日,上交所公布关于对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的决定。根据公告,因2024年度业绩披露问题,对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时任董事长、代董事会秘书廖志远、时任财务总监汤晓春予以公开谴责。具体来看:经查明,2025年1月24日,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五月前后,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相继公布。行业寒冬,在光伏主产业链无序扩张之下,“卖铲子”设备企业依旧赚到了钱。据统计,与光伏制造环节大面积亏损相比,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11家光伏设备企业中10家营收、净利润均为正数,2024年11家核心设备企业营收近900亿元,净利润近百亿元,其中捷佳伟创
日前,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布。报告期内,企业营业收入608,160,615.73元,同比下降39.50%,主要系太阳能销售量及销售价格下降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42,725.22元。此外,公告显示,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不确定性加强的影响,亿晶光电常州基地5GWPERC电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光伏行业深陷泥沼,多数企业严重亏损之下,依然有企业高歌猛进,业绩甚至成倍增长。近日,光伏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业绩年报、快报。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在凛冽寒冬中划出一道强势增长曲线。营收榜单中,捷佳伟创一马当先,以116.26%同比增幅领跑;拉普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4月29日,锦浪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锦浪科技营收1,517,642,435.90元,同比上涨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703,647.78元,同比大涨859.78%。
4月29日,泉为科技发布系列公告,其中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96,175.83元,同比减少6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78,468.13元,同比增加13.29%。同日另一则公告显示,近日泉为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泉为”)、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