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三 能源结构展望
全球一次能源结构正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迈进。在渐进式转型情景中,多数分析认为,石油需求可能会在本世纪20至30年代达峰,天然气在2050年前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在化石燃料组成中占比将逐渐上升。到2050年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在激进式转型情景中,多数分析认为,石油需求相较于渐进式转型情景将更快达峰,随后天然气也将在展望期内达到需求峰值。到2050年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将被替代。
◆IEA
IEA的分析显示,随着经济复苏,满足能源需求的燃料和技术组合将朝着更绿色的方式转变。既定政策情景中,2040年之前,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一半以上将由低碳能源提供,其中太阳能贡献最大。同时,得益于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增加,天然气将提供三分之一的能源需求增量。2030~2040年,石油需求将趋于平稳,而煤炭需求量则有所下降。到2040年,石油仍将是最大的能源来源,占比28%,其次是天然气,占比约25%。相比之下,可持续发展情景中,2040年能源需求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明显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占比相当,约为23%。
◆IRENA
根据IRENA的已规划能源情景,到2050年全球化石燃料需求量将从2018年的485艾焦(约116亿吨油当量)小幅下降至440艾焦(约105亿吨油当量),降幅约10%,届时化石燃料在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将降至62%。根据转型能源情景,到2050年化石燃料需求量将降至130艾焦(约31亿吨油当量),降幅近75%,相应地占能源需求的比重将降至24%。相比之下,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占比将不同程度地增长,在已规划能源情景中将增至27%,在转型能源情景中将增至65%。
◆OPEC
OPEC认为,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石油需求下降、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石油需求上升的趋势比以往更加明显。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末全球石油需求将趋于平稳,并可能已开始下降。到204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从2019年的9970万桶/日增至1.093亿桶/日,到2045年将达到1.091亿桶/日,届时石油仍将是全球主要能源来源,占比27%以上,其次是天然气(占比约25%)和煤炭(占比近20%)。2019~2045年间,煤炭需求年均下降0.3%,是唯一一个需求下降的能源类型;水能和生物质能需求年均增长将分别达到1.4%和1.2%;核电也有类似涨幅,年均增长1.7%;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需求将以年均6.6%的速度增长,显著高于其他能源类型,三者合计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从2019年的2.1%增至2045年的8.7%。
◆BP
BP展望的三种情景均认为,随着电气化进程的推进,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系统中的占比将降低,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将提升。在三种情景中能源转型程度有显著不同,到2050年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由2018年的85%分别降至67%~22%不等,而非水可再生能源将由2018年的5%分别增长至22%~59%不等。
BP表示,石油需求受效率提升和道路交通电气化驱动,在三种情景中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天然气预期基于广泛的需求以及持续增长的全球供给,在各情景中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一切如常情景中,石油需求将在本世纪20年代前期达峰并保持平稳,天然气需求将在未来30年持续增长,到2050年比2018年增加三分之一。在快速转型情景和净零情景中,石油需求将不会完全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天然气需求将分别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和20年代中期达峰,且到2050年,石油需求将降至2018年水平,天然气需求将比2018年低三分之一。
◆EQUINOR
在EQUINOR的展望中,竞争情景中,到2050年化石燃料在全球一次能源需求中的占比降至73%,其中石油仍是最大的能源来源,占比约30%。改革情景中,展望期内化石能源份额降至66%,其中天然气超过石油,成为最大的能源来源,占比约25%。反弹情景中,化石能源份额降至47%,其中石油需求于本世纪20年代初达峰,天然气需求于2030年前后达峰。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最大的能源来源。
◆TOTAL
TOTAL炸裂情景中,到2030年石油需求达峰,煤炭几乎消失。天然气仍然是确保电网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关键。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挥关键互补作用,煤炭在欧洲消失,但难以在全球范围内淘汰。
◆BNEF
BNEF指出,石油需求将于2035年达峰,此后以年均0.7%的速度逐渐下降,到2050年回落至2018年的水平;天然气是展望期内唯一保持消费量增长的化石燃料,以年均0.5%的速度持续增至2050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提高,交通运输领域石油需求将持续承压,并抵消航空、航运和石化等领域石油需求的增长。建筑、工业、航空和航运等领域缺少经济的低碳替代燃料,仍难以摆脱对天然气和其他油品的重度依赖。
◆MCKINSEY
根据MCKINSEY报告,在加速转型情景中,全球化石燃料需求将持续下降,特别是石油和煤炭下降更加明显。在参考情景中,天然气需求反弹要比石油需求反弹来得更快,煤炭则不会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需求水平。由于化工和航空领域需求增长,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的能源需求仍将由化石燃料来满足,化石燃料在能源系统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化石燃料总需求可能在2027年达到峰值。此前MCKINSEY的报告曾预测化石燃料达峰时间为2030年。具体而言,全球煤炭需求已于2014年前后达峰,并在2019至2050年期间继续下降近40%;石油需求峰值可能会在2029年到来,随后到2050年下降约10%;在接下来的十到十五年中,天然气在全球能源需求结构中的占比将继续增长,其需求峰值将出现在2037年前后,2050年的天然气需求也比现在高5%左右。
◆国网能源研究院
基准情景中,2050年煤炭、石油占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比重分别降至约18%、28%,天然气占比缓升至24%,化石能源在2035年前后达峰;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约30%,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约20%。加快转型情景中,发电用煤增长有限、工业用煤有所减少,煤炭占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比重更快下降;随着汽油用油较快达峰,石油占比降幅扩大;天然气占比略有下降。205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占比分别为13%、27%、20%,化石能源在2025~2030年间达峰;非化石能源占比大幅提升,2050年约40%,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约30%,2045~2050年超越石油占据一次能源最大份额。2摄氏度情景中,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约58%,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约46%,较加快转型情景进一步提高。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疫情下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得世界石油需求峰值提前到来,天然气仍是实现低碳转型的现实选择,展望期内需求有望平稳增长。参考情景中,预计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升至30%。天然气需求稳步增长,2050年达6.1万亿立方米,占比升至30%,超过石油成为第一大能源。石油需求2035年前后达峰,约50.9亿吨,2050年降至47.9亿吨。2摄氏度温控情景中,预计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别达28%和47%。化石能源总体需求将于2030年前后达峰,而后快速下降,特别是煤炭。2030与2050年,天然气需求分别约4.6万亿立方米和5.4万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分别为26%和27%。石油需求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49.4亿吨,石油的原材料属性支撑石油需求规模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综合以上各机构的研判,全球一次能源结构正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迈进。在渐进式转型情景中,多数分析认为,化石燃料总需求的峰值至少在本世纪20年代还不会到来,其中煤炭需求将持续下降;考虑到电动汽车快速普及、燃油效率提升等因素,石油需求可能会在本世纪20至30年代达峰,并且越来越多的分析认为,此次疫情可能会成为石油需求触顶的临界点;作为实现低碳转型的现实选择,天然气在2050年前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在化石燃料组成中占比将逐渐上升,并有可能超越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到2050年化石能源占比仍将高于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比之下,在激进式转型情景中,多数分析认为,化石燃料总需求将在本世纪20年代达峰,石油需求相较于渐进式转型情景将更快达峰,随后天然气也将在展望期内达到需求峰值。随着技术的进步,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可替代性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超过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被替代。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毫无疑问是增速最大的能源类型,在所有分析中的占比都呈现上升趋势,在激进式转型情景中其占比占据领先地位,并有可能成为全球一次能源的最大来源。
四 电力发展展望
能源系统去碳化推动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终端电气化水平提高推动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多数分析认为,2050年电力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30%或更高,到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至少50%以上。同时,可再生能源成为电力发展的重要选择,主导全球电力增量。在所有情景分析中,煤电在发电量中的份额均出现下降,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所占份额则快速增长。
◆IEA
IEA的分析显示,疫情巩固了电力系统在现代经济体中的重要地位,未来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将超过所有其他燃料,新兴经济体电力需求复苏速度将高于发达经济体。既定政策情景中,到2030年,电力将占全球终端能耗的21%。煤炭发电量进一步下降,到2025年全球退役燃煤发电装机将与新增燃煤装机持平。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较强的弹性,有望实现强劲增长。可再生能源将在2025年取代煤炭成为主要发电方式,到2030年,水能、风能、光伏、生物能、地热和海洋能将确保近40%的电力供应。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新的电力供应支柱,并有望大规模扩张。预计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贡献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80%。
可持续发展情景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太阳能发电的发展将更加引人注目。光伏发电逐渐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方式,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增长两倍,此后直至2040年都将保持高速增长。光伏发电和风电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占比将从2019年的8%上升至2030年的近30%、2040年的近50%。光伏发电和燃煤发电的前景对比明显。未来20年,全球电厂建设将逐步摆脱对煤炭的依赖,煤炭在全球发电结构中的比重将从2019年的37%下降至2030年的15%、2040年的5%。
◆IRENA
IRENA指出,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超过电力需求增量,化石燃料发电量出现下降,这是几十年来全球发电总量增长情况下化石燃料发电量首次出现下降。尽管可再生能源补贴减少、全球GDP增速放缓,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成本不断下降,许多地区的风光发电已成为成本最低的电力来源,未来10年全球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成本将具备竞争优势。根据已规划能源情景,2050年电力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增至30%。根据转型能源情景,2050年电力将成为核心的能源载体,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增至近50%。该情景中,在现有规划基础上,全球每年还需增加1000太瓦时电力需求,以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终端用能电气化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增长。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从2018年的26%增至86%。
◆OPEC
OPEC认为,2019~2045年间,相对于一次能源需求略低于1%的年均增速,发电量的增长速度将继续加快,受运输、制冷等各个部门电气化水平提高的驱动,预计展望期内全球发电量年均增速将达到2.2%,这与经济和人口增长预期相符,且发电量增量大部分将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BP
BP展望的三种情景均认为,未来电气化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在一切如常情景中,到2050年电力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从2018年略高于20%增至34%。在快速转型情景和净零情景中,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分别增至45%和逾50%。全球发电总量的增长将由可再生能源主导,在快速转型情景和净零情景中,全球发电量增量将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力,在一切如常情景中可再生能源电力将贡献发电量增量的75%。
BP表示,风光发电成本将持续降低,并引领可再生能源发展。到2050年,风光发电成本在快速转型情景中将分别降低约30%和65%,在净零情景中将分别降低35%和70%。成本下降将带动可再生能源装机建设。在快速转型和净零情景中,展望期前半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年均增长量将分别达到约350吉瓦和550吉瓦。
◆EQUINOR
EQUINOR展望的所有情景都显示,电力需求长期前景光明。2018~2050年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52%~80%不等,其中反弹情景的电力需求增长最快。竞争情景、改革情景和反弹情景中,2050年电力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分别达到24%、30%和42%。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需求都将增长,其中新兴经济体电力需求增长最快。
◆TOTAL
TOTAL动力情景中,展望期内生活水平(特别是新兴市场)提高和GDP提升推动电力需求增长,同时各种终端用户应用中的能效提升会限制电力需求的整体增长。预计2050年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电气化程度提升至30%;电力需求中60%的增量来自居民、商业和工业部门;欧洲、中国、美国运输部门电气化需求占到电力需求的12%;风电和光伏发电占发电量增量的70%。
炸裂情景中,碳中和政策促进电力需求大幅增长。预计2050年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电气化程度提升至40%;电力被广泛应用于制取绿氢,制氢所需电力占电力需求的12%;风电和光伏发电量超过全球净增电力需求,8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煤电在全球范围内消失,电力部门几乎实现碳中和。
◆BNEF
在BNEF的经济转型情景中,展望期内,预计电力需求将增长62%,全球发电装机将从2019年的7367吉瓦增至2050年的20391吉瓦,其中化石燃料发电装机占比将从55%降至23%,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将从18%增至58%。预计到2050年,化石燃料发电量在全球发电结构中占比为24%,其中石油发电几乎被淘汰,燃煤发电量全球占比仅为12%;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球占比为69%,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全球占比高达56%。未来30年新建电源投资中80%将投向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储能三大产业。
在气候情景中,到2050年,清洁电力供应规模将达到100万亿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球发电量的5倍,所需的电源规模也将是目前的6~8倍;这些清洁电力的三分之二将用于满足交通、建筑和工业领域的用电需求,其余的用于制氢。
◆MCKINSEY
根据MCKINSEY报告,在未来10年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现有的化石能源发电成本更低,这将引发太阳能光伏、陆上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急剧增加。从2020年到2050年,随着能源需求激增、财富增加以及绿色氢能发展,全球电力需求将翻一番。到2050年,电力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份额将从现在的19%增长到30%。从2035年到2050年,电力需求增量中40%将用于制氢。
◆国网能源研究院(SGERI)
在基准、加快转型、2摄氏度情景下,2050年全球电力占终端能源需求的比重分别约34%、40%、52%,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提升态势。虽然能效提升会减缓用电增长,但受工业化进程、电气化加速、城市化发展等因素驱动,全球电力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基准情景中,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约55万亿千瓦时,较2019年增长约1.2倍。加快转型情景中,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约60万亿千瓦时,增长约1.4倍。2摄氏度情景中,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约64万亿千瓦时,增长约1.5倍。
可再生能源以较快速度渗透融入全球能源系统,全球发电装机快速攀升。在基准、加快转型、2摄氏度情景下,2050年全球发电装机分别增至约212亿、251亿、289亿千瓦,较2019年增长2倍以上。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CNPC ETRI)
参考情景中,预计2050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超过30%,世界电力需求达到49.5万亿千瓦时,展望期内年均增长2.1%,是一次能源需求增速的2.2倍。得益于技术进步、以及对本地化资源开发重视,风、光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增长,贡献新增发电的55.4%;水电、核电和天然气发电也将保持较快增长。2050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80.3%。2摄氏度温控情景中,预计2030年和2050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分别约28%和45%,发电结构加快清洁低碳化,2030与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分别超过52%和73%。
综合以上各机构的研判,能源系统去碳化将推动终端能源消费的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能源发展大势所趋。除个别情景外(如EQUINOR的竞争情景中2050年电力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24%),其他分析普遍认为,2050年电力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至少将达到30%。终端电气化水平提高、数字化转型加快等推动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根据IEA可持续发展情景和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到2040年全球发电量将增长40%以上;根据其他机构的各种分析,到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至少50%以上。电力是增长最快的终端用能品种,新兴经济体电力需求复苏速度高于发达经济体。
同时,电力行业也是全球能源行业转型的焦点之一。为应对气候变化、满足用电增长,各国普遍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电力发展的重要选择。在所有分析中,随着发电行业大规模脱碳,煤电在发电量中的份额均出现下降,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所占份额则快速增长。尤其激进式转型情景中,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开发潜力巨大。到2050年,在发电量增量方面,非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无可争议的领导者,这也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五 碳排放展望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促使碳排放大幅减少,但全球碳排放量在经济复苏后将会出现回弹。在渐进式转型情景中,多数分析认为,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将继续上升,并于本世纪20至30年代达峰,全球平均温升将超过2摄氏度。在激进式转型情景中,多数分析认为,为使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或更低,能源相关碳排放将快速下降,到2050年降至当前水平的30%或更低,这需要对能源生产和消费进行更快的结构调整。
◆IEA
IEA的分析显示,既定政策情景中,在2020年预期下降7%之后,预计2021年全球能源系统碳排放将反弹,2030年上升到2019年水平,随后到2040年基本保持稳定。延迟复苏情景中的碳排放趋势比既定政策情景略低,但这是因为经济活动减少,而非能源消费或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可持续发展情景中,预计2030年能源系统碳排放将降至243亿吨,较2019年减少27%;2040年降至147亿吨,较2019年减少56%。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公司制定和实现减排目标,全球能源系统有望在2070年达到零净排放。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中,到2030年能源系统碳排放较2010年降低45%,2050年才有望实现净零排放,并且有50%的可能性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
◆IRENA
根据IRENA已规划能源情景,到2030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略有增加,到2050年,排放量将降至330亿吨,与目前水平大致相当,这可能会导致本世纪下半叶全球温度升高2.5摄氏度。相比之下,根据转型能源情景,到2050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以年均3.8%的速度降至95亿吨,足以保持本世纪全球升温与《巴黎协定》目标相符。届时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如今相比将减少70%,其中90%以上的减排量可通过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措施实现。但即便能实现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全球剩余排放量仍会占到当前排放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能源密集型行业、航运和航空业的排放量仍然巨大,针对这些行业的减排挑战,生物燃料、合成燃料、新材料和循环经济的技术进步都极为重要。
◆OPEC
OPEC认为,2019~2045年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保持在370亿吨以下水平,到2045年将达到368亿吨,较2019年增长24亿吨,涨幅约7%,不及能源需求总量涨幅的三分之一。其中煤炭仍将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在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占比约为37%。
◆BP
在BP的一切如常情景中,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达峰,但随后不会显著下降。到2050年,碳排放将从2018年的338亿吨降至305亿吨,降幅约10%。在快速转型情景中,2050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至94亿吨,较2018年下降约70%,符合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在净零情景中,2050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至14亿吨,较2018年下降至少95%,可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
◆EQUINOR
在EQUINOR的竞争情景中,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将从当前水平逐步升高,在本世纪30年代末期达到365亿吨的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到2050年降至347亿吨。改革情景认为,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于2019年达峰,2050年将降至263亿吨,2018~2050年间年均降速0.7%,但仍无法满足2摄氏度温升目标。反弹情景同样认为,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于2019年达峰,但在随后的2020~2050年间将以年均3.6%的速度下降。该情景符合2摄氏度目标以内的温控目标,2018~2050年间累计排放量预计将达到7400亿吨。
◆TOTAL
TOTAL动力情景中,电力部门碳强度将从2018年的460克二氧化碳/千瓦时降至2050年的220克二氧化碳/千瓦时,使二氧化碳减排140亿吨。炸裂情景中,风电和光伏发电将促进能源系统深度脱碳,到2050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330亿吨降至80亿吨,降幅超75%,如果考虑到CCS技术的应用,将降至75亿吨。剩余排放量将通过直接空气捕获等技术来实现。
◆BNEF
在BNEF的经济转型情景中,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于2019年达峰。2020年,疫情所致减排量相当于目前至2050年间2.5年的减排成果。此后随着经济逐渐复苏,排放量虽有回升,但也无法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7~2050年,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以年均0.7%的速度下降。但是,在能源行业排放量惯性之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仍将上升3.3摄氏度。若想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全球排放量需每年递减6%;若想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排放量需递减10%。
◆MCKINSEY
根据MCKINSEY报告,参考情景中,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23年达峰,随后直至2050年将稳定下降约25%,这意味着全球温升将朝着3.5摄氏度的方向发展。加速转型情景中,随着更快转向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公路运输和工业等终端细分市场新型低碳技术的加速应用,2050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参考情景低20%,但即便如此,距离1.5摄氏度温控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根据1.5摄氏度路径的要求,到2050年,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比参考情景低90%。
◆国网能源研究院(SGERI)
基准情景中,全球碳排放在2035年前后达峰,2050年降至约357亿吨,较2019年高约7%,全球平均温升超过3摄氏度。加快转型情景中,全球碳排放在2025年后持续下行,2050年约223亿吨,约为2019年的三分之二,全球平均温升在2040~2045年间超过2摄氏度。2摄氏度情景中,全球碳排放快速下降,2050年仅97亿吨,约为2019年的30%。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CNPC ETRI)
参考情景中,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在2035年前后达峰,总量约370亿吨;2035年后,碳排放逐步回落,2050年降至320亿吨左右。加速智能互联情景中,能源需求总量减少,能源转型加快,能源碳排放将于2030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之后稳步下降,2050年约298亿吨,较参考情景下降7%,但与2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仍有差距。2摄氏度温控情景中,各国通过实施更严格的碳税、碳配额总量控制等方式,大力提高能效水平,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优化化石能源结构,能源相关碳排放于2025年前后达峰,之后快速下降,2050年降至113亿吨,较峰值水平下降63%。
综合以上各机构的研判,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促使碳排放大幅减少,但全球碳排放量在经济复苏后将会出现回弹。在渐进式转型情景中,多数分析认为,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将继续上升,并于本世纪20至30年代达峰,峰值不超过370亿吨,与各机构此前版本预测相比,碳排放达峰时间提前、峰值降低。也有少数分析(如BNEF的经济转型情景、EQUINOR的改革情景等)认为,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于2019年达峰,但即便如此,根据预测的碳排放趋势,全球平均温升仍将超过2摄氏度。就目前的能源转型进程来看,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的提升、能源强度以及终端用能电气化程度的改善,还难以满足全球气候目标需求,世界仍处在一条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
相比之下,在激进式转型情景中提供了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或更低的能源系统发展框架。多数分析认为,为避免实质性的全球气候变化,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将快速下降,到2040年降至147亿吨或更低(根据IEA可持续发展情景和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到2050年降至约100亿吨或更低,与当前水平相比降幅约70%或更高。这需要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进行更快的结构调整,才能打破碳排放趋势。
BP表示,如要实现碳排放快速、可持续的减少,需要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幅提升碳价等。除了进一步发挥政策的作用外,还需要转变消费者的行为和偏好,否则将面临严峻的减排挑战,也将面临更高的经济成本。IEA的可持续发展情景显示,为了让世界走上全面实现可持续能源目标的轨道,除了太阳能、风能和能源效率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10年将见证氢和碳捕获、利用和存储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以及核能发展的新势头。IRENA认为,氢和合成燃料、直接电气化、先进的生物燃料和碳管理以及创新的商业模式等对减排至关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供需带来巨大冲击。短期来看,疫情仍将持续,但经济开始回归增长,能源需求预计在近几年内反弹至2019年水平;长期来看,经济和能源市场将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能源转型有望在未来几十年进一步加速。
目前,全球能源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越来越多的国家行动起来,设定各自的碳中和目标时间,将能源系统转型视为经济脱碳的关键驱动力,并将投资清洁能源产业纳入恢复经济的行动之中。未来10年或将成为世界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
参考文献:
[1]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20 [R]. 2020.
[2]IRENA. Global Renewables Outlook Edition: 2020 [R]. 2020.
[3]OPEC. World Oil Outlook 2020 [R]. 2020.
[4]BP. Energy Outlook 2020 edition [R]. 2020.
[5]TOTAL. Energy Outlook 2020 [R]. 2020.
[6]EQUINOR. Energy Perspectives 2020 [R]. 2020.
[7]BNEF. New Energy Outlook 2020 [R].2020.
[8]MCKINSEY. Global Energy Perspective 2021 [R]. 2021.
[9]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2020 [R]. 2020.
[10]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2020版) [R]. 2020.
[11]世界经济论坛.能源转型的速度 渐进式还是快速? [R]. 2019.
[12]杨永明.全球主要能源展望报告对比与启示(2020) [J].能源情报研究, 2020年3月.
原文首发于《能源情报研究》2021年2月
原标题:全球主要能源展望报告研究对比(2021)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1日-2025年4月25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新疆莎车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4月18日,新疆莎车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在完成“构网型”改造后,成功并网投运。作为大型光伏配套项目,原储能电站采用传统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宁夏星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石嘴山市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配套100MW/200MWh储能项目PC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598.215311万元,折合单价0.58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1670.440392万元,折合单价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文称,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
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达到5364亿千瓦时,在全社会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4日,华电潍坊昌邑东利渔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据悉,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交流测装机容量3.82MW,利用村主干道路及广场上方空间,打造出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样板工程。项目采用“全额上网”的方式,通过控制系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白音华铝电公司成立于2016年,现有员工824名。白音华铝电公司40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配套2台35万千瓦机组,采用500千安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是国家电投集团目前唯一的500千安电解铝生产线。项目2023年12月16日全容量投产,打通了内蒙古公司在锡林郭勒盟白音华区域的“煤-电-铝”
4月15日,乌兰察布兴和县铁合金绿色供电项目(一期)正式开工,该项目是乌兰察布市首个绿电使用比例达到60%新建铁合金项目配套新能源工程,对推动铁合金项目实现绿色化、低成本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了解,该项目由上海电力旗下内蒙古乌兰察布风元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建设,建设规模为48.45万千瓦,其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湖北能源发布2024年度财报,其中显示,其新能源业务、尤其独立储能和虚拟电厂实现了新突破。财报显示,湖北能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0.31亿元,同比增长7.30%,净利润22.19亿元,同比增长18.10%。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增加,推动收入同比增加3.61亿元。报告期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山西高速发布2024年度财报,其中在2025年经营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交能融合业务。加快推进交通用能绿色化、智能化,分类开展机电系统用电、站区队供暖、生产车辆用能和路网通行车辆用能绿色化改造和清洁能源保障。加大储能系统合作建设力度,新建11座储能示范站,开展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加大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与推广,鼓励装机容量2兆瓦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8%的比例配建储能系统,储能系统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组成部分一并办理备案。鼓励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分布式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和市场机制创新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分布式电源聚合交易的政策,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事业部副总监吴静文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日前举办的“2025分布式光伏创新论坛(江苏
4月23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漳州海量消防器材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漳州海量消防器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采用“全额上网”模式,装机容量4.21968兆瓦,运行期25年。全容量投产后,项目每年可提供约454.37万千瓦时绿色电能,节约标煤1366.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43.98吨,对推动环
您了解“双碳吗”?,关于“双碳”名词有很多很多,看看您见过的还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共同探讨新名词。一、政策与目标类1.双碳碳达峰指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逐步下降,标志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等技
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核心标的物,通过市场化机制设计和金融工具创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资金流动的专项金融活动。广义碳金融涵盖了所有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为中心的金融活动,包括投融资,交易,咨询,管理等诸多碳排放领域的活动;狭义碳金融专指金融机构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的相关投资
4月21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用能精算师专业服务团队走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公司开展能效诊断和碳资产核算专项服务行动。在热电公司中控室,团队专家通过企业生产调度管理平台调取历史运行数据,结合现场勘查情况,针对企业现有热力系统进行能效评估,并对输配电网络进行“全链条体检”。此前,国网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白音华铝电公司成立于2016年,现有员工824名。白音华铝电公司40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配套2台35万千瓦机组,采用500千安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是国家电投集团目前唯一的500千安电解铝生产线。项目2023年12月16日全容量投产,打通了内蒙古公司在锡林郭勒盟白音华区域的“煤-电-铝”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近日,国家能源局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2024年绿证核发交易、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同比增长21.45倍,其中可交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2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从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截至目前,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达到9000.28亿千瓦时,突破9000亿千瓦时大关,外送范围覆盖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22个省区市,有力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推动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根据测算,外送电量9000.28亿千瓦时,相
12月7日,“辉耀W来电亮前程”「电乐多工商业光伏绿能解决方案发布盛典」,在苏州固德威智慧能源大厦如期拉开了帷幕。这场与“碳”索者们息息相关的行业盛宴,吸引了逾4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先锋和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前沿趋势、市场动态与战略洞见,用光伏赋能千行万业,助力企业能
当地时间11月26-27日,LargeScaleSolarCentralandEasternEurope在波兰华沙举行。正泰新能作为光伏组件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受邀出席,高级技术经理JerzyRudnicki发表演讲,与业内专家共同探讨中东欧光伏行业的无限潜力,以及正泰新能n型光伏组件技术与智慧能源绿色解决方案,受到全场关注。LargeScaleSol
光伏产业风云再起,全球并购浪潮汹涌而至。2024年,光伏产业供需失衡加剧,导致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行业内卷不断升级、失血严重,部分企业更是面临停工、破产的困境。在此背景之下,光伏企业谋求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寻求突破与转型。01国内方面上半年,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
一、户用光伏市场现状近些年,光伏行业高景气延续,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兴起于“双碳”战略、成长于乡村振兴的户用光伏持续“升温”,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增动力。户用光伏装机势头强劲,也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品牌众多,用户对很多光伏品牌认知不够,无从选择;质量差异,光伏电站建设品质良莠
澳大利亚电网难以承载当地庞大的电力输送,澳大利亚能源市场委员会(AEMC)提议向太阳能用户收取向电网输送太阳能的费用。根据公布的草案,AEMC建议在中午时段对上网的太阳能电力征收2美分/千瓦时的税。2020年是澳大利亚屋顶光伏持续激增的一年,无论是装机数量还是装机容量都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新纪录。共安装378,451个系统,新增装机3GW,较2019年增长36%,占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23.5%。其中,家庭安装的光伏系统规模也再次增加,平均系统规模首次超过8kW。
7月22日,“2020河南省第五届光伏论坛暨主力户用光伏品牌发布会”在开封市隆重召开。会议由河南省产业发展研究会新能源专业委员会主办,邀请河南省各市县的光伏企业家参会,旨在与行业专家、品牌企业代表、资深媒体共同探讨户用光伏市场现状,展望户用光伏市场的未来发展。河南省人口众多、可利用建筑
4月14日下午,受晶科大学邀请,晶科能源首席营销官苗根先生作了主题为“疫情下的全球市场预期分析”的精彩分享,与晶科能源全球各基地核心干部畅谈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光伏市场现状和行业发展趋势、晶科能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疫情有何影响?今年光伏市场需求高峰期会推迟两个季度疫情对全球经济
近期各行业上半年数据陆续出台,根据初步的统计,2019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装机约47GW。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上半年光伏政策迟迟未出台,产业内企业多处于观望状态,国内需求疲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不足12GW,降幅超50%。其中,集中式电站新增装机6.8GW,同比下
5月23日上午,江苏友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Patrick先生以及赵新伟先生接受了无锡广播电视台的邀请,分享了Patrick先生从瑞士一路骑组装太阳能自行车至中国的行程,以及他们共同开展事业的经历。(来源:微信公众号“光伏荟”ID:pv-salon)对于这次旅途的规划,Patrick先生构思已久,他从各地零件
2019年3月21日-22日,由德国莱茵TV集团(以下简称“TV莱茵”)主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CPVS)协办的2019“质胜中国”光伏盛典暨“质胜中国”优胜奖颁奖典礼在苏州隆重举行。“质胜中国”光伏盛典作为TV莱茵为光伏全行业交流搭建起的权威平台,本届盛典汇集了350多位光伏行业产业链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