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量”、“价”难两全
问题是,省际壁垒和封闭有限的省内市场是既定的约束,面对弃风弃光不断恶化的形势,风电和光伏发电企业为何继续增加装机投资?
在现有电力体制下,各省经信委和电网公司在制定省内各发电机组的发电计划时,大致是以发电机组容量为根据对计划发电量进行平均分配。在实际运行中,各电网公司更是需要贯彻执行公开、公平和公正的“三公”调度。这就在制度层面上形成以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方式配置发电权资源的逻辑。在经济下行、电力市场供大于需的新形势下,发电权成为稀缺资源。当电力上网价格固定、发电权平均分配,发电企业无法通过市场竞价获得发电权资源,增加项目装机容量成为竞争获取发电权的重要筹码。
在经济层面上,这就衍生出电力领域的“公地悲剧”:只要新建装机能获得超额回报率,即便弃风弃光率不断攀升,企业仍会不断增加新增装机投资,直到项目收益趋向行业平均回报率。甘肃调研发现,即便在2015年如此之高的弃风率下,大部分风电企业还是能盈亏平衡,甚至略有盈余;直到2016年上半年用电需求继续大幅度下滑、弃风率再创纪录的严峻形势下,企业继续投资风电项目的冲动才得到有效抑制,新增装机仅20万千瓦。
在计划管制的电力市场中,上网价格和机组产量受到严格管制,但经济和市场规律并未消散,且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发生作用。在发电企业不能竞价的情况下,竞装机容量就成为市场配置稀缺发电权资源的重要手段。其中最令人唏嘘的是,在封闭且需求有限的市场中,高额补贴竟成为高弃风弃光率的最直接推手:补贴额度和上网价格越高,在同等弃风弃光率条件下,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投资越能获得较高收益,进而诱发更大规模的新增投资和不断攀升的弃风弃光率,直至新增装机投资的成本收益趋向于平衡点。在上网价格固定不变的背景下,弃风弃光率替代价格成为调节市场供给的重要工具,且随补贴额度水涨船高。
价格和产量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赢取市场份额的两大筹码。而固定上网电价结合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政策设计却欲以“既保价、又保量”的初衷推动中国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发展。但经济规律难以违背:只要“量”、“价”齐保,企业决策便无需在意市场竞争因素,进而产生无穷扩张产能的冲动。因此,在一个竞争开放、企业可自由进出的市场环境中,“量”、“价”难两全。
上述实际发展的情况也表明,当固定上网电价制度保了“价”,以保“量”为目的的保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便不得不付之东流,致使弃风弃光率愈演愈烈。如果说固定上网电价制度“保价不保量”,那么早期特许权招标项目的运行逻辑却是“保量不保价”:在确保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的前提下,电力价格在招标环节由企业竞争决定。而对于企业而言,前者固然确保价格长久不变,但却带来产量的高度不确定性,相比之下,后者则能提供价格和产量的双重稳定预期——这就使得在高弃风弃光率地区,企业对“保量不保价”的特许权招标项目持高度欢迎态度。
以上情况说明,经济规律往往以“事与愿违”的方式来彰显它的存在:政府希望通过高额补贴大规模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却不曾料想,高额补贴不但成本极其昂贵,而且催生意想不到的装机“大跃进”,使得补贴财政捉襟见肘、难以承受;更难以预料的是,当跃进的产能遭遇电力市场的森严壁垒和管制时,不得不闲置过剩,引发举世罕见的弃风弃光,致使像甘肃这样诸多“风光无限”的地区陷入“水深火热”之境地。我们认为,只有深刻理解上述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规律,追根求源,认清要害,果断抉择,才能扭转局面,让中国风电和光伏发电朝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改进。
03
解决问题的思路
始于2009年和2011年的固定标杆上网电价补贴制度,为推动中国风电和光伏发电以及相关制造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历史贡献值得肯定。但是,近些年来,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突飞猛进、体量跃居全球第一的同时,中国经济和环境污染形势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化石能源价格和经济增长速度下行,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财政补贴压力日趋紧张,使得现有补贴制度所面临的电价调整机制不灵活、补贴规模过大和补贴效率低下等问题凸显。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冷静分析当前新形势,选择切实可行的政策思路。
首先,煤炭是中国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替代并减少火电燃煤消费是大规模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唯一意义所在。但自中国经济在2002年重新上行且经历10年年均增长10%的煤炭消费高增长之后,中国煤炭消费量自2012年以来首现1%-2%的个位数增长,且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下降。中国电力消费在经历了2002-2011年间年均近12%的高速增长后,也自2012年开始出现增速大幅度下滑。
在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核电和天然气等其他清洁能源大幅度增长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再现煤炭和电力消费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在此新形势下,我们认为有必要放松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政治上的约束,让产业发展回归常态、服从经济规律。
其次,补贴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收益有且只有环境效益,合理的补贴政策应经得起补贴成本和环境收益的核算。根据课题组比较激进的测算方法,中国每千瓦时燃煤发电的大气污染成本最多不超过5.4分。在现有的文献研究中,每吨二氧化碳成本的平均估计值在12美元。以此计算,燃煤发电的气候变化成本为每千瓦时6.9分。两者相加,火电燃煤每千瓦时环境总成本在0.12元左右,远低于当前风电和光伏发电每千瓦时的补贴金额。以2015年风电和光伏总发电量2243亿千瓦时计,风电和光伏发电的环境总收益只有269亿元。考虑到光伏产品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污染,风电和光伏发电实际环境收益更低。而2015年,中国对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补贴总额却高达600亿-700亿元,补贴政策的成本收益严重失衡。
考虑到二氧化碳外部性成本的高度不确定性,每吨12美元的数字可能会趋于保守。但基于以上测算,二氧化碳外部性成本只有高于每吨40美元左右,中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补贴政策的成本收益才能实现自我平衡。相比之下,美国政府进行碳减排项目评估时所采用的数值也只有36美元。
最后,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和补贴压力之间的高度紧张并非中国所特有。在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德国等绝大多数依靠高额固定上网电价制度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的国家都同样面临巨大财政压力,最终不得不大幅度调整补贴政策。尤其是在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的背景下,发电成本信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不对称问题使得制定合理的固定上网电价难上加难,越来越多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开始从固定上网电价制度转向上网电价竞标制度,相当于中国早期实施的特许权招标政策。
以发展可再生能源成功著称的德国为例。截至2015年底,德国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量分别为880亿千瓦时、384亿千瓦时和502亿千瓦时,三者相加占德国总发电量的27.3%、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12.4%。但为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德国居民消费者需支付每千瓦时0.48元人民币(6.354欧分)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税、每年近1700多亿元人民币(229亿欧元)总补贴的高昂代价。在严峻补贴形势的倒逼下,德国议会最终在2016年7月决议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决定从2017年开始变原有的固定上网价格政策为补贴成本较低且更为市场化的上网电价竞标政策。
在技术进步、供应链改善和规模化生产三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下滑,越来越多的风电和光伏项目无需任何补贴便可竞争上网。以2016年为例:1月,2018年建成、每千瓦时3美分的陆上风电项目在摩洛哥签订;2月,2017年建成、每千瓦时4.8美分的光伏发电项目在秘鲁签订;3月,2018年建成、每千瓦时3.6美分的光伏发电项目在墨西哥签订;5月,2019年建成、每千瓦时2.99美分的光伏发电项目在迪拜签订;8月,每千瓦时2.91美分的光伏发电项目在智利签订。其中,光伏发电项目上网价格随着建成时间的推后而不断创下新低,充分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光伏发电成本不断走低的预期。
传统的固定上网电价制度显然难以适应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如此瞬息变化的形势。由于政府和可再生能源企业之间的信息高度不对称,发电成本下降的收益更是往往被可再生能源企业所获取,而无法传送到消费端。相比之下,上网电价竞标制度以市场竞价的方式,能真实地发现和还原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为大幅度降低补贴资金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选择。与此同时,竞标制度亦能高度激发企业竞争,从而将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资源配置到经营效率最高的企业,有利于高效率企业的做大做强以及行业整合。
在经济下行和财政补贴压力凸显的背景下,除德国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上网电价竞标方式对风电和光伏发电进行补贴。其中,采用上网电价竞标制度最为成功的是巴西。巴西自2006年开始通过竞标价格从高往低报的荷兰式拍卖法,对可再生能源项目进行招拍,并在2009年对风电项目实行全面竞标制度。截至2015年,通过竞标制度,巴西共完成1230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和2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在2009年实施风电项目竞标后,相比于原先政府所设定的固定上网电价水平,风电上网电价下降近50%。
欧盟也要求自2017年起,对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进行补贴,需引进竞价机制。在曾经采用过项目竞标的国家中,相比于原有固定上网电价,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价格无一例外出现大幅度下降:在巴西、南非、印度等新兴国家,上网电价下降29%-50%不等;在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等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比较成熟的欧洲地区,上网电价也出现6.5%-32%不等的降幅。
以上的分析表明,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曾经催生风电和光伏发电高额补贴政策的历史因素,已经发生变化。我们认为,解决当前风电和光伏发电所面临问题,并促进其长久可持续发展,第一要还原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商品和环境属性,第二要让市场和环境成为配置稀缺清洁能源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要摆脱以往补贴思维的惯性,让补贴政策回归它的环境宗旨:从减少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减排的环境角度,制定合理的补贴政策,而不是为完成某种发展目标、某种占比的角度,尤其要抑制为完成任务不顾实际、不惜代价、操之过急的政策倾向。我们相信,在健康市场环境中成长的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最终将依靠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所形成的市场竞争优势,成为中国发电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04
可选政策的讨论
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首先讨论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的最优环境政策,将其作为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努力目标;其次再讨论如何在尊重既有现实的前提下,对现有补贴政策做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并以此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短期目标;最后讨论其他相关政策。
No.1
在中长期,以开征环境税为契机取消对新增装机的发电补贴
在可选的政策中,我们首推“以开征环境税为契机取消对新增装机的发电补贴”。这是因为,从环境外部性最优税收理论角度,开征环境税是解决大气污染或气候变化外部性问题最优经济手段。环境税是政府替代市场为稀缺的环境资源设定价格。一旦对燃煤发电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或二氧化碳排放开征环境税,就可以纠正原本被扭曲的燃煤发电和清洁电力之间的相对价格,使得风电和光伏发电可以跟燃煤发电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竞争。更为重要的是,环境税还存在“双重红利”的作用:征收环境污染税,可以减少经济领域其他征税,从而可以在“税赋总量平衡”的原则下,减少其他税种对市场的扭曲,提升市场效率。
我们建议,在降低其他税赋、维持税收总量大体不变的前提下,开征燃煤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环境税,并适时取消对风电和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的发电补贴。考虑到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高度不对称、排放数据造假问题难以杜绝,我们建议将污染税设为地方税种,以财政激励刺激地方政府强制执行和监督检查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积极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7日,安徽省合肥高新区经发局发布关于兑现2024年度《合肥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部分条款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奖补激励。在分布式光伏项目奖补方面,对新安装面积5000㎡以上的企业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按8元/㎡的标准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该条款实行预算总量控制,年兑现总额不超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与葡萄牙遭遇了欧洲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全国性停电事故,5000万人陷入黑暗,交通瘫痪、医疗停摆、社会秩序一度混乱。这场持续近20小时的大停电不仅暴露了西班牙能源转型的深层矛盾,也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敲响警钟。一、西班牙电力系统的现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脆弱性并存西班牙
奥地利联邦经济部宣布,计划于2025年6月23日启动新一轮资金申请,对使用欧洲制造部件的小型光伏和储能项目提供最高20%的“欧洲制造(MadeinEurope)”奖励。该部指出,“从奥地利的角度来看,在光伏组件控制所需的逆变器和电池储能系统领域,欧洲企业拥有的重要技术专长值得关注。”此前,奥地利气候保
近日,美国北达科他州共和党籍国会议员JulieFedorchak提出一项名为《2025年终止间歇性能源补贴法案》(EndingIntermittentEnergySubsidiesActof2025)的法案,建议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取消对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生产税收抵免(PTC)和投资税收抵免(ITC)。她指出,目前这类补贴已对能源市场造成严重扭曲,
4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公布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此次纳入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6个,核准/备案容量603.81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11个、核准/备案容量599.35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15个、核准/备案容量4.46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4
4月18日,杭州市临平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2023-2024年度杭州市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清单的公示,根据公示清单,浙江杭州临平区入选2024年自然人户用光伏补贴项目公示名单共计108个;入选2024年工商业光伏补贴项目公示名单共计82个;入选2023年自然人户用光伏补贴项目公示名单共计199个,入选2023年工商业
近期,随着关联公司海源复材的控制权变更,曾制霸光伏市场的赛维再次进入话题中心,当然牵引而出的还有赛维神话的缔造者——彭小峰。这一昔日新能源行业最年轻的首富,自国内光伏事业坍塌后,远遁美国再造“光伏梦”,并且近几年大有高歌猛进之势。然而,这一次似乎又要梦碎了。两造“光伏神话”21世纪
4月8日,北京怀柔发改委发布关于对《北京市怀柔区绿电交易补贴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根据公告,鼓励各用电单位主动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对2025年6月1日后,购买绿色电力(以下简称“绿电”)的单位,按照怀柔区域内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电力用户,给予每千瓦时0.01元的补贴,每个电力交
日前,杭州市富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清单的通知》,通知称拟开展2025年度光伏补贴工作,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但尚未列入上一轮补贴清单的符合条件项目(2026年将不再对2023年及之前并网项目
3月31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清单的通知。通知指出,并网时间要求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的光伏发电项目;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并网,但尚未列入上一轮补贴清单的符合条件项目(2026年将不再对2023年及之前并网项目进行
3月24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名单(2025年第一批)的通知。其中,北京2025年第一批法人单位项目共4个,并网规模4555.41千瓦,申报补贴标准为0.03元/千瓦时;北京2025年第一批自然人项目共1634个,申报补贴标准为0.1元/千瓦时,其中不符合列入补贴名单项目并网
当地时间5月7日至9日,IntersolarEurope2025在慕尼黑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采日能源亮相展会,重点推出适配工商业全场景的智慧储能解决方案矩阵。此次参展不仅系统呈现了采日能源持续深耕欧洲市场形成的深厚技术积淀,更通过多维度产品生态彰显了其在储能赛道的战略纵深。新品发布:新一代“星链”
5月6日,天津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天津地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结果公告,将2025年第二季度天津市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结果红色区域进行公告。根据附件,此次共计94个区域被纳入红区,与天津一季度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结果相比新增29个红区。但值得注意的是,滨海新区、和平区、
5月7日,宿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5年5月宿迁市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的公告,黄区共有1.67GW左右电源可开放容量。全文见下:关于2025年5月宿迁市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的公告根据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关于高质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网消纳的通知
日前,青海省发改委发文称,为推动全省重点电网工程加快建设,青海省能源局主动作为,积极协调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多部门协同研究解决卡阳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电网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卡阳750千伏、文实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青海谋划的骨干网架补强重点工程,对于推动海南州清洁能源发展、
[德国,慕尼黑,2025年5月6日]在IntersolarEurope2025期间,华为数字能源举办“光储融合,智构未来”的智能光伏战略和新品发布会,吸引约300名全球客户和伙伴共襄盛举。此次发布会聚焦全场景构网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布面向大型储能电站、微网、工商业和户用场景的新一代构网型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引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无锡市能源集团将打造江苏省首个机场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微电网”项目,预计建成后每年将发出绿电564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00余吨。据介绍,此次机场东货区的“智能微电网”工程建设项目设计了集分布式屋顶光伏、用户侧储能系统、电动载具充电设施、交直流微电网示范于一体
回首我国能源发展长河,关键节点必然又有新增。2025年开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将新能源全面推向市场的同时,也促使整个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短期阵痛、长期利好——新机遇涌现13
5月6日,2025年3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发布,3月,全国光伏利用率为93.6%,风电92.8%。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5年3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
日前,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根据通知,将工商业分时电价执行范围扩大到除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外的执行工商业电价的电力用户。全体商业用户和100千伏安以下的工业用户,公用水厂、污水处理厂、分布式能源
4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稳定发用电主体市场预期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指出,本通知所指多年期购电协议包括在交易平台通过双边协商或集中挂牌达成的多年期绿电交易合同、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外签订的多年期绿电交易合约、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
为主动响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精准对接用户多元化需求,进一步降低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江苏省近期创新推出优化版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苏发改价格发〔2025〕426号)。新政策以“市场导向、用户为本”为核心,通过动态电价机制引导供需双侧高效互动,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更推动电力市场繁荣发展。此
4月29日三峰环境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公司一直坚持谨慎的会计政策和补贴收入确认原则,在旗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公告进入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之前,公司不会确认相应的电费补贴收入。自项目投产日起至项目正式进入清单时累积的补贴收入会在进入清单当期一次性确认。目前,公司尚有8个非
4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公布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此次纳入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6个,核准/备案容量603.81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11个、核准/备案容量599.35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15个、核准/备案容量4.46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4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3.0版)》的通知,其中提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随绿色电力交易由发电企业转移至电力用户,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应确保唯一,不得重复计算或出售。初期,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发电企业主要为已建档立卡的风电、光伏发电项
在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近日,备受瞩目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太阳能光伏展览会(SOLAREXISTANBUAL)在伊斯坦布尔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东方日升作为全球领先的全栈式新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携工商业光储、大型地面光储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前沿产品重磅亮相,成为展会现场的焦点,向世
秦海岩:贯彻落实“136号文件”,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件”),这是新形势下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
近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清洁工业协议国家援助框架》(CISAF)草案,并启动了公众征求意见程序。该草案将为欧盟成员国提供投资支持,助力能源转型。欧盟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清洁工业协议》,计划投入1000亿欧元推动欧盟的能源转型。根据拟定的国家援助框架草案,欧盟成员国可获得以下支持:可再生能源与
受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和欧洲经济衰退的影响,能源转型分化迹象异常明显。这会引发一场全球性的倒退吗?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签署的六项与能源相关的行政命令——包括取消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限制以及退出《巴黎协定》,引发了人们对能源转型放缓的担忧
2月20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项资金奖励项目申报和资金拨付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办法》明确的支持范围、支持方式和奖励标准、申报程序等要求,各区发展改革委按半年度组织电网企业、投资主体做好项目初审和转报工作,于2025年3月10日和8月底前将截至申
姜利凯:尊重行业敬畏行业姜利凯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新疆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3.0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随绿色电力交易由发电企业转移至电力用户,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应确保唯一,不得重复计算或出售。初期,绿色电力交易优先组织未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8日,云南省能源局发布答复咨询“分时电价影响”等有关问题。对于“分时电价对按分时电价打折的自发自用屋顶分布式电站的电价是否有影响”等问题。云南省能源局表示,分时电价政策在终端用户侧执行,分布式光伏未入市故暂无影响;转商后的集中式风电、光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交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