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主要内容
我国光伏装机量维持较高速增长,但光伏电站容量及发电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823”号文提出削减光伏建设规模指标对国内光伏行业造成较大冲击。随着国内光伏行业整合、过剩产能出清以及抢装效应下市场景气度的回升,2015-2017年我国光伏装机量分别为15.13GW、34.54GW和53.06GW,同比增速分别为42.74%、128.29%和53.62%,维持较高速增长。截至2017年末,光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7.33%,当年光伏发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为1.82%,均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以下简称“823号文”),明确提出削减光伏建设规模指标,对国内光伏行业造成较大冲击。
分布式光伏电站具备综合电价更高、补贴回款更加及时、资源利用率高、审批程序相对宽松、就近消纳等特点,近年来装机量持续增长,但国内占比仍较低,存在较高的提升空间,后续发展潜力较大。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厂房建筑物屋顶等闲置资源作为发电场地,不需要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利用率更高,且规模较小,容量灵活,大部分电量可实现就近消纳,从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更具优势,近年来装机量持续增长,后续发展潜力较大。截至2017年末,国内分布式发电装机量为29.66GW,占光伏装机量的22.77%,较上年末提升9.44个百分点,但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存在较高的提升空间。
光伏制造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同步演进,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可期。截至2017年末,国内前十大多晶硅企业产量行业占比达82.6%,行业已进入高壁垒、规模化竞争的发展阶段,并逐渐从高速增长市场向大体量稳定市场转型。受益于光伏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先进工艺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光伏组件造价持续降低和能量转换效率不断提高,带动光伏发电成本逐年降低,实现《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可期。
光伏上网电价及补贴逐渐下行,短期将使得企业利润有所下滑,长期来看,区域布局良好、成本控制更强的光伏企业能够顺应新的政策环境,获得长足发展。近年来光伏标杆上网电价及补贴逐渐下行,2015年至2018年6月,I、II、III类资源区上网电价分别下降44.45%、36.84%和30%,“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下降23.81%。从短期来看,电价下调使得企业利润有所下滑,并且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从长期来看,补贴退坡实质是在倒逼光伏企业降低成本,区域布局良好、成本控制更强的光伏企业能够顺应新的政策环境,获得长足发展。
光伏企业[1]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平均销售毛利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小幅下滑,且盈利对债务的保障程度较差,后续经营或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受益于下游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及行业景气度提升,近年光伏企业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持续增长态势,资金周转效率有所提高。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光伏企业应收款项规模较大,对营运资金有一定占用,光伏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平均销售毛利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小幅下滑,盈利对债务的保障程度较差。此外,随着“823号文”对光伏电站装机规模的控制,光伏企业经营或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
[1]详见附录
正文
一、行业分析
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量维持较高速增长,但光伏电站容量及发电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823”号文提出削减光伏建设规模指标对国内光伏行业造成较大冲击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太阳能电池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和聚光电池;其中晶体硅电池按材料的结晶形态分为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两类,晶体硅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最高,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薄膜电池和聚光电池尚处于探索阶段,转换效率低、衰减快、成本低,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技术突破。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目前晶体硅电池占据80%左右的市场份额,为市场主流产品。
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电站运营等环节,其中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光伏组件环节,下游为电站运营环节。硅料行业的集中度较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硅片的技术含量略低于硅料,主要依靠设备,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的集中度亦较高;电池片技术含量较高,但行业集中度不高;光伏组件作为电站的直接上游,集中度低,竞争激烈,整体议价能力不高,受需求波动影响明显。
与其他能源相比,太阳能是开发潜力最大但已开发比例最低的能源类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发电量6.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7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光伏发电1,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6%,占全国发电量的1.82%,而水电、风电分别占比18.33%和4.54%。从装机量来看,2017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77,70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6%,其中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电装机容量分别占比62.24%、19.20%、2.02%、9.21%和7.33%。可以看出,我国光伏电站容量及发电占比处于较低水平,由于太阳能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影响环境,光伏发电仍然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国内光伏电站装机量方面,随着国内光伏行业整合、过剩产能出清,2014年光伏制造企业逐渐从亏损中走出,但由于上半年地面电站审批仍暂停、分布式光伏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模式仍未完全建立,当年新增装机同比增速仍回落至-17.96%。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在国家光伏电价补贴将于2016年6月开始下调的影响,在抢装效应下市场景气度出现了超预期回升。2015年,我国光伏总装机量达到了43.18GW,新增装机容量15.13GW,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2016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34.54GW,累计装机容量77.42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2017年新增光伏装机量53.06GW,同比增长53.62%,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33.62GW,同比增长10.92%;分布式光伏电站19.44GW,同比增长3.7倍,占比达36.64%,同比大幅提升。从新增装机布局看,由西北地区向中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华东地区新增装机14.67GW,同比增加1.7倍,占全国的27.7%;华中地区新增装机为10.64GW,同比增长70%,占全国的20%;西北地区新增装机6.22GW,同比下降36%。截至2017年末,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130.48GW,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00.59GW和29.66GW。总体来看,2014年以来我国光伏装机量维持较高速增长。
光伏电站装机量规划方面,2016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该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底,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GW以上(2017年末已超额完成),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60GW,考虑到2017年末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量为29.66GW,因此2018-2020年分布式电站预计新增装机量为30GW左右。2017年7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提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各类能源规划和经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各地区能源发展规划以及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报送的“十三五”风电、光伏发电分年度规模建议,国家能源局将各省(区、市)分年度建设规模方案予以公布,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按此方案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在这个公布的年度建设规模中,2018年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合计2,190万千瓦,其中领跑技术基地800万千瓦,各地区其他普通电站1,39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村级扶贫电站以及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配套建设的光伏电站不限建设规模。
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823号文”具体影响的分析参见鹏元评级公众号2018年6月19日发布的《“严苛”新政还是变革机遇?——解读823号文对光伏行业的影响》),在装机规模方面明确提出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2018年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各地5月31日(含)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国家认可的规模管理范围,未纳入国家认可规模管理范围的项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按照“823号文”,1,390万千瓦的普通电站建设规模被叫暂停了,除已取得2017年指标并在6月30日前并网的普通地面电站、技术领跑基地建设项目或者光伏扶贫项目外,已经开工投资建设的相关电站项目,在无法纳入补贴目录的预期下,可能面临损失;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从不限建设规模缩减到1,000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今年1-4月份国内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达8.75GW,考虑5月份仍有大量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目前年内分布式光伏指标已基本用完,之后大量工商业和户用屋顶项目将处于搁置状态。由此可见,“823号文”对今年国内的光伏装机量将会造成较大的冲击,这将直接影响光伏上游及中游产品的需求量。
分布式光伏电站具备综合电价更高、补贴回款更加及时、资源利用率高、审批程序相对宽松、就近消纳等特点,近年来装机量持续增长,后续发展潜力较大,但国内占比仍较低,存在较高的提升空间。
从光伏电站类别来看,光伏电站可分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指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MW的光伏发电项目;集中式光伏电站主要利用大规模太阳能电池阵列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直流电,通过防雷汇流箱和直流配电柜,把多路直流汇入到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把多路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再通过交流配电柜、升压变压器和高压开关装置接入电网,向电网输送光伏电量,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
从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分布式光伏电站更具优势,分布式发电将接棒地面电站成为光伏发展的主要形式,后续发展潜力较大,国内存在较高提升空间。首先,分布式光伏电站电价为当地脱硫煤电价+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其综合上网电价较标杆电价更高,且相比集中光伏电站补贴拖欠严重的问题,分布式光伏补贴由国家电网垫付,补贴到位更加及时,投资收益更佳;其次,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资源利用率更高,不需要额外占用土地,且可根据不同的屋顶等空间进行专门的设计开发,具有较高的土地集约性,审批程序也更加宽松。另外,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较小,容量灵活,相对易于建设,其发电无论自用还是并网销售都具有较大的便利性且分布式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弃光率低,大部分电量可实现就近消纳,对局部区域用电压力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经有效调度调剂,能够降低区域电网的运行压力。2013-2016年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相对缓慢,年均新增装机为2.53GW,但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优势的凸显,2017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7年末,国内分布式发电装机量为29.66GW,占光伏装机量的22.77%,较上年末提升9.44个百分点,但远低于国际上平均67%的水平。
光伏制造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同步演进,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可期
经过行业低谷期的残酷竞争及大洗牌,大量早期涌入的中小企业纷纷被淘汰,无效或低效产能纷纷被挤出市场。据统计,截至2017年末,国内前十大多晶硅企业产量占比达82.6%,行业已进入高壁垒、规模化竞争的发展阶段,逐渐从高速增长市场向大体量稳定市场转型。截至目前,中国在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电站建设等光伏产业链上的各主要环节的产能产量均跃居全球首位。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不少光伏企业也在积极实施全球布局,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向外扩张,目前国内企业在外设立的工厂已遍布全世界20多个国家,生产布局全球化趋势明显,逐渐改变国际光伏贸易格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统计,截至12月底,江苏省装机容量20409.26万千瓦。全省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8486.17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1.58%,占比同比提高6.99个百分点。其中,风电装机2321.4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1.37%,占比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光伏装机6164.71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0.21%,占比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乘风而起,全球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596GW,同比#x2B;6.0%,增速大幅放缓,中欧美三大主流增量市场占比下降,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表现亮眼,为全球光伏装机增长注入新动力。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达596GW
12月30日,会泽县2024年第二批新能源光伏项目选择投资开发主体公告发布,公告显示,会泽县铃铛山光伏发电项目装机11.3万千瓦,计划投资约3.39亿人民币。招标范围:负责该项目的资金筹措、项目建设、项目运营管理等。投资回报:项目建成运营后的运维收益,中标投资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计划周期:计划
德国联邦网络局(Bundesnetzagentur)近日公布,2024年11月德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1.013GW,成为今年第二低的单月新增量,仅高于8月份的972MW。11月的装机数据包括548.8MW的EEG支持屋顶光伏项目和348.6MW的EEG地面光伏招标项目。尽管数据可能在后续更新中有所调整,但当前统计仍远低于2023年11月的1.42
随着内蒙古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在当日建成并网,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2亿千瓦,超越1.17亿千瓦的火电装机规模,加之相关水电等发电项目,内蒙古以2.4亿千瓦的电力总装机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王慜表示,今年以来,内蒙古不断优化新能源项目布
12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1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其中,11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5GW,1-11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206.3GW。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2.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2亿千瓦,同比增长46.7%;风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19.2%。1-11月份,
英国政府最新的《2030年清洁电力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和太阳能光伏。该计划明确,2030年光伏装机容量目标为45-47GW,同时强调有望突破47GW的上限。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英国累计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为16.6GW,另有23.8GW在建或已签约项目。英国太
11月15日,启东市人民政府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聚焦全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海上光伏、海上风电、陆上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光伏方面,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重,探索在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加大屋顶分
12月3日,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佛山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力争每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到60万千瓦,拉动项目建设投资超过20亿元,保持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到2025年,全市各类场景的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意
12月9日,舟山市人民政府发布舟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文件指出,大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加快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增至384万千瓦以上,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3亿立方米左右。原文如下:《舟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为持续打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2月4日,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和WoodMackenzie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太阳能市场洞察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美国光伏市场新增光伏装机规模8.6GW,环比下降13%,但较2023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1%。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太阳能发电量已经占美国电网新增发
云南,地处高原,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全年光照充沛。依靠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优势及新能源政策支撑,云南光伏新能源产业呈加速度发展。根据云南省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个季度,云南新能源项目完成投资767亿元,占全省能源总投资的65%,其中光伏728亿元,占新能源项目总投资的95%。01品质
近日,福建福清京东方科技集团22MW平屋顶光伏电站成功落地,迈贝特为其提供了平屋顶矩阵压载光伏支架系统,助力该企业绿电能源自给自足,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贡献力量。01|矩阵压载助力企业提升绿电收益该项目屋顶面积约17万平方米,每年平均发电量约为2300万度电,运用了迈贝特矩阵压载RM-Ad系统
12月31日,正泰新能在零碳报告厅成功举行合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颁发仪式。本次仪式标志着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海宁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通过了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的认证,成为光伏行业中率先获得该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之一。该证书作为正泰新能合规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的合
1月13日,徐州市环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供应商入库项目(光伏组件)中标结果公布,共有8家企业入选。详情如下:
1月14日,龙源电力发布公告称,本公司2024年12月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6,728,882兆瓦时,较2023年同期同比下降13.07%。其中,风电发电量下降2.99%,主要由于公司项目所在区域12月平均风速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8.19%;本公司不再拥有火电控股装机,本月未产生火电发
近日,英利发展承担的河北省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应用专项“英利能源创新方法应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验收会顺利召开。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过深入质询和认真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并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会议由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组织,邀请
据天眼查公开消息,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诉讼信息。据了解,迈为科技与江苏中清先进电池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淮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存在买卖合同纠纷。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状告两家公司,该案件将于2025年2月20日开庭。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10日晚,海天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对海天水务集团股份公司重大资产购买预案的问询函》。今年1月1日,海天股份发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公告,表示公司拟通过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包括贺利氏(中国)投资有限公
尽管光伏赛道竞争异常激烈,不乏企业因各种原因倒闭或黯然退出,但这一领域依然吸引着众多新进入者的目光。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根据天眼查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新注册成立的光伏相关公司数量超过了25万家,截止至2024年底,光伏相关公司的总数更是突破了百万家大关,彰显着光伏行业仍然具备巨大吸引力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月10日晚,中节能太阳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12.5亿元,同比下降20.82%-23.99%;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1.4亿元-11.9亿元,同比下降20.42%-23.77%;预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067-0.3195元/股,去年同期为0.4038元/股。太阳能表示,公司2024年
2025年1月7日,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林劲、创维光伏董事长范瑞武、创维光伏总裁马龙、创维光伏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程相帅一行领导前往华能新能源。华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勇,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石冠海,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吕东颖以及陕西分公司党委书记徐庆鸿等领导热情接待了到访团队。深度交流,
1月10日下午,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的组织下,光伏行业高质量对外贸易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晶澳科技执行总裁杨爱青、爱旭新能源董事长陈刚等30家光伏行业企业代表以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出口信用
2024年,产能过剩持续发酵,多晶硅价格一再突破底线,组件价格进入肉搏阶段,也由此带来了低价低质的隐患。“极致内卷”下,部分企业走向破产终局。利好的一面是,光伏技术在这一年终止了“尺寸”之争,企业重新聚焦光伏效率,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欣慰的是,重重挑战下,光伏行业仍不负所望,贡献出
能源清洁化是人类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光伏作为一类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人类的碳排放和对传统化石燃料依赖,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一直以来致力于光伏技术开发和应用,光伏项目已遍布世界各地,作为光伏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福禄克不断创新,为用
今年以来,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招投标市场不断出现超低价中标案例情况。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成本模型,通过定期收集、分析与整理光伏行业成本信息并对外发布,供全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2024年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组织召开成本模型专家
12月19日,“碳索”·共话2025——能源新质生产力行业论坛将于深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召开。届时,国合能源研究院院长王进将担任主持,创维集团、开沃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北大汇丰商学院魏炜教授,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杨爱青,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余及深圳创维光伏科
光伏“自律”愈演愈烈。上周,最高层会议再次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实际上,“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光伏行业已经非常努力,甚至成为其他行业的“表率”,“自律”措施也不断升级,从价格自律,到产能自律,备受关注。不过,大家更关心“自律”效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批准发布18项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其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如下:T/CPIA0028.1#x2014;2024《光伏组件用玻璃第1部分:前板减反射膜玻璃》T/CPIA0028.2#x2014;2024《光伏组件用玻璃第2部分:双玻组件背板增反射膜玻璃》T/CPIA0088#x2014;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光伏组件
2024年12月4日至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东方日升受邀出席活动,公司产品总监宋毅锋发表了题为《高效组件技术创新趋势及产品价值》的主旨报告,分享了东方日升在光伏组件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和创新成果。宋
12月5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宜宾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四川宜宾隆重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线上观看人次超200万,获得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正泰新能源董事长、正泰新能董事长兼总裁陆川博士出席并参加深度对话。陆川参加当天上午的领袖对话环节,与其他嘉宾
价格可谓光伏产业链景气度的直观体现,特别是光伏组件价格,在供需严重失衡之下,价格开始一泻千里,进而导致业内企业普遍成本倒挂、严重失血。将光伏产业拉回正轨,价格自然也成为重要发力点之一。10月18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首次罕见发声,掊斥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并且以N型M10双玻光伏组件为
12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ESG榜样”盛典》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光伏行业唯一一家企业,隆基绿能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茅台、小米集团、伊利集团成为“中国ESG榜样企业”,并在现场分享企业的ESG优秀实践案例,诠释如何“以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