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规模持续扩大,成本持续下降,技术不断进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光伏行业2017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中总结今年上半年发展时如是说。目前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其中对于国内单、多晶硅的市场供需情况,包括国内电池技术路线发展现状,行业专家在会上做出深入分析。
未来单、多晶硅供求状况将改善
由于今年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单、多晶硅的需求非常旺盛,上半年国内单、多晶硅市场基本维持供不应求的状态。多晶硅上半年产量11.5万吨,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行业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生产成本先进骨干的企业都降到每公斤9美元以下,毛利率超过20%。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指出,中国多晶硅的发展推动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多晶硅产业从2007年至今,产业发展非常艰辛,因为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多晶硅的价格是持续下滑的,它需要为整个光伏产业大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今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的市场局面基本延续了去年的市场走势,却有所不同。今年虽然同样是大幅下跌后出现反弹,波动较大,甚至最大跌幅接近25%,但和去年的下跌比较,今年多晶硅的走势还是相对平稳了一些。马海天指出,上半年的价格波动主要是受到630政策的影响。从2月到4月的价格下跌,正是由于国内市场启动所以导致产能并没有进行有效的释放,价格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滑。而4月之后也和630有关。目前的架构和去年最大的区别是今年比较稳定,而去年的这个季度价格却有一点松动。
王勃华总结,从产业链各环节看,盈利能力呈现从上往下递减趋势,硅料环节最强。就具体产品来看,呈现分化趋势。如单晶硅片、高效电池片市场需求明显上升。从今年4月的数据来看,156毫米单晶硅片均价每片6.4~6.5元,156毫米高效多晶硅片均价在4.5元以下,价差为2元/片。
“单晶硅片价格处于高位主要是因为‘领跑者’计划高比例的单晶组件设计。”招商证券分析师陈术子表示,由于今年上半年是“领跑者”项目并网节点,第一季度开始便大批量集中供货,而单晶产能基数小,短期扩产不到位,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上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在会议上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多晶硅有效产能为21万吨,今年上半年多晶硅有效产能则达到了24.3万吨。主要光伏制造企业普遍扩产,包括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等,部分中小型光伏企业正加速募集资金继续投资光伏产业;部分外围企业也开始布局光伏产品制造。可以预期在未来几年单、多晶硅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将有所改善,我国光伏市场供需情况也将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点。
黑硅、PERC成电池片技改主流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的电池产量是32吉瓦,同比增长28%,在电池这一环我国以前相对比较落后,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的电池片要买入。从电池效率来看,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效率提升至21%和19%。
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的对比中,单晶硅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8%,而多晶硅电池产量则同比增长25.9%。据统计,其行业毛利率在10%以上,在上半年增速较快,并且其产能的利用率在80%以上。王勃华表示,现如今黑硅技术、PERC技术成为当前电池片企业技术改进的主流,企业普遍通过此两种技术对产线进行技改,上半年高效电池片市场售价也明显高于普通电池。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静详细讲解了这些进步。他指出,晶体硅电池技术进步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技术改进,电池结构不变,从常规普通电池的基础上做了些技术改进;第二种是渐进式创新,在电池结构上有所改进;第三种是革命性的创新,指在整个工艺流程方面有所不同甚至有所突破的技术进步。他在会议上做出了预测,在2026年PERC电池可能将占据国内50%以上的市场。自2015年PERC电池开启市场化进程以来,截至去年底,全球PERC电池产能约为13.4吉瓦。预计至今年末,全球PERC电池产能将增长到20吉瓦,全年产量约为14吉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0日,工信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其中提到,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光伏制造项目,鼓励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
为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上述两份文件均由2021年版本修订而来。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光
10月30日晚,晶科能源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业绩取得同比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50.97亿元,同比增长61.25%;归母净利润63.54亿元,同比增长279.14%;扣非净利润60.47亿元,同比增长298.94%。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11亿元,环比二季度持续提升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日前,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鼓励自主软件推广应用,推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关键软件产品开发与应用;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展,开发一批平台软件;支持新型人机交互、智能控
10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形成光伏、大数据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增50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对
10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在光伏装备领域,围绕光伏产业高端硅片制备、提升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等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布局了大直径半导体单晶硅研发、高效晶硅太阳电池、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产品全序提效降本等研究及示范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保障世界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2022年,全球有60多个国家超过10%的发电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3.72亿千瓦。新增装机容量达2.95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83%,增长率9.6%。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新
2023年8月21日晚,光伏行业龙头通威股份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0.68亿元,同比增长22.75%;归母净利润132.7亿元,同比增长8.56%;扣非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放缓原因市场早有定论,随着产能释放,硅料价格进入阶段性下行周期,供需错配下的“拥硅为王”告一段落。不过
从中国电建官网获悉,5月10日,广西平果市局平农光互补发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太平镇局平村,规划总装机容量约4万千瓦,总占地面积约58.7万平方米,由13个单晶硅电池子方阵组成光伏阵列,工程建设主要任务包括光伏场地围栏(含围栏)内土建、安装工程、电气线路、站内通信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发展改革委、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保监局共同制定了《河北省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光伏、锂离子电池、功率半导体器件等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在PERC+光伏电池、
进入2月,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预告收官。截至1月31日,Wind数据显示,A股逾26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超4成公司预喜,其中电力设备行业延续了高景气度。中电联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同比
11月20日,工信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其中提到,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光伏制造项目,鼓励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
为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上述两份文件均由2021年版本修订而来。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光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问题加剧,光伏行业作为绿色能源领域的重要力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光伏市场发展加速,海外客户对光伏需求持续高涨,成为我国光伏企业“走出去”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扩大光伏产品贸易的发展引擎。当前,我国光伏产业
在光伏产业链中,电池环节是驱动光伏技术进步的核心,也是促进行业持续降本增效的动力。纵观十年来的发展,不论是p型时代的一路赶超,还是n型时代的TOPCon、HJT和XBC百花齐放,光伏电池的技术迭代历程,同样是电池企业的发展史。台企的黄金时代在2015年以前,台湾太阳能电池企业“风光无两”,昱晶、茂
2023年8月21日晚,光伏行业龙头通威股份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0.68亿元,同比增长22.75%;归母净利润132.7亿元,同比增长8.56%;扣非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放缓原因市场早有定论,随着产能释放,硅料价格进入阶段性下行周期,供需错配下的“拥硅为王”告一段落。不过
美国财政部上周五(5月12日)发布澄清称,本土太阳能项目的开发商可以为项目申请新的IRA补贴,即使项目中使用的组件包含中国制造的光伏电池。这也意味着,美国本土光伏制造商可以从中国进口光伏电池,并在本土组装成组件投入到光伏项目当中,并且可以获得IRA税收30%的税收抵免,以及对本土制造项目进行
2月23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协同创新。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设备升级,提高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低成本、高效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3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推动用能结构低碳化。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一体化系统开发
摘要:硅料和硅片制造环节的较高能耗,不仅制约光伏发电的成本降低,也影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随着贸易壁垒和政策变化,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作为高排放的硅料如何助力光伏行业的碳减排?硅料(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上游最基础的原材料。因供应链上下游产能错配与硅料厂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永生话题,随着光伏组件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双面组件的价值也获得全球内外广泛认可,市场增量逐步扩大。关于双面组件,你还需要了解这些↓↓↓1.双面组件是什么双面组件顾名思义就是正、反面都能发电的组件。当太阳光照到双面组件的时候,会有部分光线被周围的环境反射到双面组件的背
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能源科技创新,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变,科技进步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