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单晶组件市场正文

结构、衰减与性能——单晶与多晶的本质透析

2016-03-15 15:31来源:王火火关键词:单晶组件多晶组件光伏组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组件功率衰减分为初始光衰和长期衰减两类,单晶综合性能优异

在组件封装材料可靠的前提下,影响单晶组件多晶组件可靠性差异的关键因素就是功率衰减指标。它分为初始光衰和长期衰减两类。人类最早从1970年代前后研究组件衰减问题,经过数十年探索发现,单晶和多晶在这两类衰减上表现有很大差异。

目前的单晶电池以P型为主,这种电池在日照2-3周后会发生2%~3%的快速功率衰减,原因是晶体生长中使用硼作为掺杂剂,同时有较多的氧原子混杂,替位硼和间隙氧在光照下激发形成较深能级缺陷,引起载流子复合和电池性能衰退。但是,这种衰退在退火作用下是可以恢复的。太阳能电池的功率在4个月或更长时间(取决于日照强度和时间)内会发生恢复,到1年后,累计衰减大约是2.5%~3%,并趋于稳定。

多晶电池不存在上述问题,但是由于本身无法克服的高杂质浓度和位错缺陷的影响,在日照下电池性能会持续衰退到3%左右,并且不会出现恢复现象。

目前市场上多晶组件功率保证是第1年97%~97.5%,25年80%,也就是说,第一年初始光衰稳定后,以后每年衰减0.71%~0.73%。单晶组件由于使用完美晶体结构的硅材料,内部结构更为稳定,第1年功率保证是97%,25年保证83.8%,第2~25年平均每年衰减仅0.5%,这些指标是组件厂商可以写入合同的保证值,也是保险公司愿意承保的指标。如果多晶组件提出25年功率保证高于单晶,保险公司也很难答应。

单晶优势无法超越

在过去几十年内,无论单晶电池还是多晶电池,生产工艺都非常粗糙,没有把晶体硅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转换效率的差异也不太明显。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晶体硅材料的发电性能利用程度不断被刷新,由于单晶材料本身的高品质特征、多晶材料本身无法克服的高位错密度和高杂质缺陷,每一种新技术的导入都必然引致单晶相对多晶的转换效率优势扩大。目前P型单晶相对多晶的平均转换效率优势是1.5个百分点,当PERC技术实现产业化时,单晶效率提升了0.8-1个百分点,多晶效率只能提升0.5-0.6个百分点。今后,IBC、HIT等更多高效技术会导入产业化应用,单晶的优势还会进一步扩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单晶组件查看更多>多晶组件查看更多>光伏组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