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投资市场正文

缺口或达2100亿 光伏融资难题何解?

2015-09-17 11:44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成思思关键词:光伏融资光伏产业光伏电站融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了解到,这一模式在现实信贷行为中的表现为,相对融资总额,要求融入企业必须具有不少于20%的现金和大于80%的可抵押资产。

“用这种方式解决2100亿和5000亿融资是绝对不可能的。”红炜补充说,“这种传统融资模式远远无法满足光伏企业高速增长的融资需求。”

具体来说,一方面,我国光伏企业可抵押资产规模的绝对值有限;另一方面,光伏产业可抵押资产规模的增长远远落后于融资需求的增长。以光伏电站投资回收期10年计算,相对光伏产业超高速的发展,光伏企业可抵押资产规模增长速度严重落后的局面会长期存在。

行业期待更多金融创新

要解决光伏产业的投融资需求,红炜建议,一方面要在信贷市场改变以资产抵押控制风险的思维,转而注重将项目未来收益权作为出发点;另一方面,在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应该加速网络金融产品和股权类融资产品的创新。

记者了解到,光伏互联众筹便是国内光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一项新的探索。光伏互联众筹是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光伏电站项目,并募集众多非金融机构资金参与光伏电站清洁能源建设。去年年初,招商新能源集团旗下联合光伏推出1000万元以光伏电站为投资方向的众筹产品,被认为是国内光伏电力行业和互联网金融的第一次牵手。同时,互联网与光伏结合的实物融资租赁也在今年火了一把,而SPI 阳光动力正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此外,阿特斯、保利协鑫等企业也在探讨或尝试推出资产支持证券(ABS)、YieldCo等金融创新产品和融资模式。

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在上述会议上表示,光伏ABS的三大优点在于风险可控,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波动性和流动性较好。

除了加速金融产品创新,记者还在上述论坛上了解到,要想信贷市场改变资产抵押的传统思维,就需要建立客观评估标准,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和评级,使金融机构能准确预测电站现金流,使投融资双方信息对称。

此外,上海正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协祥表示,期待金融机构能有更多懂光伏的专业人士,“尽管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有助于消除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其理解什么样的项目值得投资。”

原标题:融资难题何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融资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电站融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