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单晶组件评论正文

“双反”闹剧的戏里戏外:欧盟的如意算盘能否打得转?

2015-06-30 12:24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刘帆关键词:光伏双反欧盟双反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光伏企业没那么玻璃心

与前两年初次面临双反时大不相同,面对欧盟再次袭来的“双反”重拳,中国企业并没有人心惶惶,或者感觉世界末日来临。处在欧盟“双反”漩涡中的三位主角,阿特斯、昱辉阳光、中盛光电,纷纷表态此次“双反”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阿特斯财报显示,第一季度阿特斯全球各区域市场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销售额比重分别为:美洲48.7%,亚洲和其他地区33.6%,欧洲17.7%。

实际上,新兴市场的巨大“蛋糕”确实已经在帮助中国光伏企业逐渐消化欧盟“双反”带来的不利影响。2013年,日本跃居中国光伏组件最大进口国,进口额约22亿美元,占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总额的22%。加之东南亚、南非等新兴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成功将对欧出口份额由2012年的近65%挤压至2013年的30%。中国光伏出口的战略东移,让中国光伏企业对欧盟市场的依赖性大大降低。

此外,目前国内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更多的光伏企业将重点转移到内销上。虽然一直以来中国的光伏产品大多出口到国际市场,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

何况,不断出台的光伏利好政策也在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空间。3月,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2015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指出,2015年下达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17.8GW的目标,规模内的项目具备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资格,国内光伏的发展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并且,近日工信部与国家能源局、国家认监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将“领跑者”计划准入标准进行量化,意图通过“领跑者”带领全光伏行业突出重围。未来可期的是,如果国内光伏企业真正实现由规模取胜过渡到以技术取胜,具备了更大的竞争力,届时国际市场这个篮子也将能装下更多的“中国菜”。

如此,欧盟若妄图继续以“双反”来胁迫中国光伏企业妥协,最终只会成为一场乏善可陈的“闹剧”而已!

原标题:“双反”闹剧的戏里戏外:欧盟的如意算盘能否打得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双反查看更多>欧盟双反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