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评论正文

中国多晶硅:背不完的黑锅

2014-06-13 09:16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多晶硅产业多晶硅反倾销碳足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多晶硅是元凶?

这次“碳足迹”研究,他们把矛头对准光伏。“该团队发现在中国制造太阳能板再运到欧洲安装,其碳足迹将是在欧洲本地制造和安装2倍。”他们把原因归结为,中国对工厂的环保与效能标准要求较少,提炼和生产硅晶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能源是比欧洲的同行所用的较不清洁,也比较没效率,在发电时使用较多的燃煤和其他非再生能源。

简言之,就是中国的太阳能板污染严重,而导致高碳排放的罪魁祸首正是多晶硅。在这一轮所谓调查研究中,攻讦者们转换了阵地,不再仅仅纠结于多晶硅的能耗,而是横向比较国内外太阳能多晶硅生产。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随着太阳能发电越来越被认可,单独攻击光伏产业固然吃力不讨好,如何在这其中牟利就成了必然--参与进去吃里面最大的那块肉。在多晶硅制造中获取最大利益,就是当今中国光伏产业者们攻讦的做法。

命运多舛的中国多晶硅

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中,有50%-60%来自硅材料的成本,所以,多晶硅光伏产业中的市场地位之重不言而喻。

2005年,我国多晶硅的产量仅为60吨。作为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基础原料,由于本土技术落后,多晶硅基本依赖进口。

受全球光伏市场升温刺激,从2005年到2008年,多晶硅连续4年保持100%以上增速。

此期间,多晶硅供不应求,市场行情涨势近乎疯狂。2008年最高峰时,价格一度暴涨至每公斤440美元,而2005年时的价格还仅仅是它的1/8,55美元。

暴利驱使下,国内掀起了对多晶硅投资生产的热潮。由于受到国外长期的技术封锁,早期的部分多晶硅工厂因无法掌握核心生产技术,规模小,导致能耗居高不下;同时,为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生产多晶硅产生的四氯化硅等副产物处理粗放,污染排放严重。

2009年,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多晶硅同钢铁、水泥等被“点名”,并被冠以“两高”的帽子。同期,包括优惠电价、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随之取消。

之后,多晶硅就伴随着“两高”的帽子而让人厌恶。

原标题:中国多晶硅:背不完的黑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产业查看更多>多晶硅反倾销查看更多>碳足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