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人物正文

朱共山为多晶硅正名:“两高”并非产业本质

2014-05-07 14:10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朱共山保利协鑫多晶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但在朱共山看来,扭亏为盈并不是由于市场回暖带来的短期行为,而是源于企业在困难时期坚持管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以人才为根本的文化。

“盈利是善,亏损是恶。”朱共山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认为唯有盈利的企业才对社会有用,而盈利也是企业不断创新的动力。

朱共山对科技创新可谓不吝投入,即使在最困难的前两年,也将销售收入的2%~2.5%投入研发。

近年来,保利协鑫在国内外设立多个研发中心,组建一流的研发团队。在引进德国、美国、日本等世界领先的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国际先进技术成功落地。同时依靠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氯氢化装置,能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全部转化为多晶硅生产中的原料三氯氢硅,实现物料循环利用及“零排放”。

“过去,作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上游制造业,多晶硅产业被冠以‘两高’的帽子,污染严重、耗能巨大。很多人认为以它为基础的太阳能发电收益远远不及耗费的能源成本。其实这是误解。”中能硅业经营策划部的专业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目前领先的生产水平,生产发电规模为1GW的多晶硅需要耗费的电能约为3.6亿度,而一般情况下质量合格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使用寿命在25年左右,同等容量的光伏产品能够发电250亿度,产出远远大于消耗。

截至目前,中能硅业的多晶硅生产成本已经降低到17美元/千克以下,成本控制在世界最低水平。由此,在国内众多企业纷纷减能限产的情况下,一枝独秀不断增加产量。目前,中能硅业的单月产量已超过5000吨,名副其实地坐在全球第一把交椅上。

“我们认为,多晶硅的产能过剩是低端产能的过剩,在中能硅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下,将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充分供应市场。我们的产品在环保节能、质量工艺方面都在不断提高水平,相信会在市场上形成长期优势,我们对于未来发展很有信心。”中能硅业总经理蒋文武对记者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朱共山查看更多>保利协鑫查看更多>多晶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