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2014能否成为光伏企业破产年?

2014-03-11 08:50来源:能源杂志关键词:光伏企业破产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光伏企业现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二,国家政策的引导必将发挥作用。2013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旨在建立行业的企业准入、技术标准,这对于压缩无竞争力企业的生存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被成熟国家的行业管理经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其三,无竞争力光伏企业事实上也难以为继。三年的产业整合,过高的生产成本,银行的收紧贷款,使得大批无竞争力光伏企业早就处于停产状态。今年1月3日,预亏52亿元的天威保变申请天威硅业破产,已知截至2013年11月30日,天威硅业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108675.73万元,净资产为-69630.25万元,已经丧失持续经营能力。而在光伏生产第一大省的江苏,有专家说“一度红火的光伏企业70%以上已破产”。

作为非完全市场化产业,其整合难度无疑复杂于完全市场化产业,光伏产业在当前的整合过程中应当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其一,加强研究疏导,尽量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有研究报告说:在2008-2011年期间,全球光伏产品生产设备支出为380亿美元。已知中国光伏产品产能占全球的70%以上,意味着设备支出的70%以上是由中国支付的,如果此次产业整合削减现有产能30%,则意味着在不考虑设备贬值和折旧的前提下,中国光伏企业购买的设备应有79.8亿美元的损失。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硅生产设备,当年投资价值应在40多亿元人民币,由于各种原因,这部分资产的产能已经难有市场竞争力,如果不能得到合理改造,资产未来价值趋零的危险是存在的,而类似情况还有数家。

其二,加速完善无竞争力企业破产的市场环境。在中国,企业生存发展的市场环境不成熟,企业退出的市场环境更不成熟,此次全球范围的光伏产业整合,成熟国家已经接近完成,而中国大规模的无竞争力企业破产尚未形成,其中错误观念的影响巨大。现实是,企业破产的法律环境是具备的,但是“没法交代”的观念不仅体现在企业家也体现在地方政府和银行,加之对破产企业的负债、资产、人员等处置问题,严重滞缓着产业的整合速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破产查看更多>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查看更多>光伏企业现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