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光伏产业门槛要提高 资金扶持不可少(图)

2013-09-04 08:38来源:新华日报关键词: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光伏企业中欧光伏谈判结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天纯利几百万,未向“第二高峰”切换

光伏产业起落兴衰,对我国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刻启示是,产业发展要努力做到有序可持续,切忌一哄而上。

“2010年光伏业达到鼎盛期,我们公司一天的纯利润就是500多万元。”高佳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永铭说,那时常有买家拿钱在公司等着提货。

差不多就在那段时间,无锡尚品太阳能从纺织、印染业一脚跨入了光伏业。公司副总经理詹启江说,新项目上马投资几亿元,一两年就收回来了,“把产业链拉长、新设备安装到位不久,国际市场就变脸了,结果,新厂房、新仪器设备闲置一年多。”

“前几年的光伏行业,进入门槛太低了,只要有钱,差不多谁都能搞,而且,有产品出来就能赚到钱。”业内人士说。投资者的冲动,导致产能过剩、竞争无序。加上国外需求锐减、贸易保护的双重挤压,仅仅几年,国内光伏业迅速从巅峰跌落,硅材料、光伏组件价格一泻千里,石英砂从每吨300多万元跌至现在的十六七万元,电池片外销价从每片24.5元变成了6元左右,“好日子”难再。

光伏的明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秩序。

“产业发展,有‘野蛮式扩张’和‘精细化扩张’两个高峰期,前者是发展初期因高利润一哄而上,后者是产业成熟后的内涵式发展,注重技术创新。”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认为,实现从第一个高峰到第二个高峰的切换,主要靠市场推动,政府应在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上多有作为。

光伏企业第一难:缺钱难倒英雄汉

眼下,光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资金。前几年光伏出口行情火爆,回款快,银行抢着放贷。现在,光伏企业是很难拿到新贷款的,有的银行还搞提前收贷。

“前些日子,我们公司被银行收走近20亿元。公司账上现在虽有十几个亿,但不敢用呐—担心哪天银行突然又来收贷。”一位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现在承担的是双重成本,一边是十几个亿资金搁置,增加财务成本;一边要向基金公司融资,多支付几个甚至十来个点的融资成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中欧光伏谈判结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