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规模不经济”时代的阴影——光伏企业规模应该有多大?

2013-05-22 12:43来源:光能杂志关键词:光伏企业英利保利协鑫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扩产带来什么?

首先,规模效应是否有意义?答案是毫无疑问的。5、6年的时间,光伏安装成本下降了10倍有余。以前赵春江教授在上海安装的光伏家用屋顶花费30万元,现在Solarbe论坛名为“如海”的网友展示了自己在北京别墅的光伏屋顶,总共成本3万元。

但同时规模也将企业从蓝海市场卷入红海。浚鑫前CEO盖力进出身小天鹅,2008年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同行都在喊竞争,但在我看,光伏行业哪里有竞争?相比家电行业简直太好做了。”现在感觉一语成谶。

我们再次分析三次扩产潮成因以及给光伏行业带来的变革,可以从中发现:

2008年以前和2009年的扩产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虽然企业在喊着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下降等等,但这个时期企业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盲目的追求产能。而实际上在那段时间它们确实只要如此做就可以了。这期间所谓的“规模经济”实际上不能够完全名副其实,更应该称之为规模效应。规模效应并没有过多的为企业降低成本,而是单纯的提高了出货量,再卖方市场的环境下获得最多的利润。

第二次扩张中,光伏企业头上悬着各国阶梯式削减补贴的“利剑”,这时的扩张往往考虑了成本因素。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设备市场。企业在挑选设备时不再盲目迷信国外厂商。在本刊的采访中,精功、48所等国内企业领导均告诉笔者,就是在那个时间段,组件厂商在采购时会选择几家同类型设备,进行对比。也就是那个时候,更具备性价比的国内优秀设备厂商脱颖而出。

嘲讽的是,第二次扩张相对第一次来说更加理性,但却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成果。所以可以说企业和市场,相对国家机器来说,仍然微不足道。

而未来的第三次扩产将给行业带来什么?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英利、天合、晶科、晶澳等企业能够撑到行业复苏(其实笔者用这个词并不准确,因为绝对市场一直在增长,应该是到行业发展超过现有产能或者相对供需平稳的时候。),那么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流向这些大型企业。在成本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品牌和企业生命力甚至比产品本身体现出来的质量更为重要。规模,带来的更多的是抢占市场的能力和加强由于企业规模而带来的生命力。一方面各家银行在全面收缩对光伏企业贷款,另一方面对大厂却仍然网开一面。3月22日,李仙寿的昱辉获得了3.2亿人民币的贷款,而他的兄弟李仙德的晶科更是获得了用于开发光伏电站的3.6亿美元贷款。而英利除了之前的国开等银行的贷款之外,也在刚刚截稿之时,接待了进出口银行北京总行的总经理张斌。张斌表态说可以直接给下游电站建设商发放贷款,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给光伏企业贷款的方式,同时也进一步堵死了小企业的出路。

不止是中国,在整个光伏组件行业,几次扩产中,规模并不总意味着更具优势,BP、夏普、Q-cells、尚德以及LDK都是一时枭雄,但规模并不代表着成功,2012年大型企业中唯一盈利的只有FirstSolar,但FirstSolar也是依靠电站业务才能交出漂亮的数字,单纯依靠曾经超过4GW的产能盈利不现实,FirstSolar在这两年接连关闭了越南、马来西亚和德国的生产线也说明了这一点。

协鑫等少数企业是例外。精功一位高管介绍说:“多晶硅生产属于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有着‘大化工’的概念,大部分时候是尺寸越大,成本越低的。”举例来讲,一个1万吨的多晶硅工厂的生产成本是要比新光、天威四川硅业、乐电天威这样三家加起来万余吨的规模要低很多。

那么,组件和逆变器等企业扩产的意义何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英利查看更多>保利协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