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人物正文

9位光伏高管谈“危机”:技术依然是王道

2013-05-08 13:42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关键词:佘海峰靳保芳刘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刘勇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才能实现企业独特的竞争力。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CTO刘勇

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单纯抓某个阶段的工艺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的需求,必须从整个产业链来入手,通过和上游设备商合作,全面参与从硬件改造到工艺开发的全过程。

目前,我们已经将原先单纯开发工艺的思路,拓展到在研发过程中就着手开发供应链。因为技术再先进,没有高品质、低成本的设备和材料来完善供应链,也很难实现有竞争力的量产。为此,广大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应该从技术研发初期就为后期的大规模生产打下基础。

进军电站市场应谨慎有序

记者:密集的政策扶持掀起了一股光伏电站的投资热潮,组件制造商们纷纷向下游电站市场挺进,暂时缓解了部分库存的压力。但是我们也知道,电站建设需要逆变器、电缆、边框等大量配套设备,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并且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的回款速度较制造业更慢,企业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当前情况下,欲进入和已进入电站市场的光伏企业该何去何从?

王勃华: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一些光伏企业的业务范围逐渐由以往的电池组件制造向下游系统集成甚至电站运营拓展。一方面试图通过电站建设拉动自身光伏组件的销售;另一方面拟通过业务多元化,涉足电站投资与运营以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与此同时,大型发电集团为了控制产品质量和成本,也已开始不同程度地涉足电池制造业。如国电和中电投已涉足从硅料到电池组件的制造环节,大唐、华能和华电也在酝酿进入光伏电池制造环节,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光伏市场的竞争压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