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人物正文

光伏“旗手”施正荣缘何盛极踏空跌落

2013-04-18 11:26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施正荣尚德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而伴随这种“老大”心态的萌生,企业对规模的追求也愈加盲目。“因为规模要和‘老大’的身份相匹配。国内很多企业家之所以一味求大,也基于同样的理由。”上述尚德高管说。

以尚德电力来说,在2005年年底到2008年短短三年间,其产能从100多兆瓦一路猛增至1000兆瓦,由业内新兵跃升至全球第一,甚至计划到2012年要增至5000兆瓦(实际产能2400兆瓦)。

“最后已经不是为了做好企业,而是为了消灭对手。这样的倾向非常危险。”一位行业专家如是说。

而几乎每家企业都大干快上的结果就是产能无序扩张,光伏业曾经的“蓝海”迅速转为“红海”。

对此,施正荣曾信誓旦旦向记者表示,“我并不认为中国光伏产能已经过剩。光伏产业是一个能源行业,能源行业是无限大的行业。我看不出来目前产能哪里过剩?”不料数年后,这些新增产能令尚德积重难返,债务猛增亦在所难免。

在此期间,施本人又出现太多的投资失误:先是2009年在成都启动的碲化镉薄膜电池项目以失败告终,紧接着在上海投入3亿美元建造的50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工厂被迫整个关闭,此后,与MEMC公司长单解约令尚德电力损失至少2.12亿美元,而耗资1.07亿美元收购日本MSK公司股权后却未能在日本市场占到便宜。

从诈捐到转移资产:

商业诚信的沦丧

如果说盲目扩张和投资失误尚可归咎于施正荣的经营管理经验不足,那么商业诚信受到质疑则是真正改变尚德走向的关键。

“其实所有的事情从诈捐开始就显露端倪了。”一位了解整个诈捐案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在案件的最初只是讨论诈捐与否,但现在就看出其本质就是为了转移资产,“这的确是个好办法,通过两道程序转移资产:先是上市公司抵扣税收,然后资产私下卖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施正荣查看更多>尚德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