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评论正文

未来光伏应用将有更大突破

2013-03-19 13:55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汉能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能源应用端刚刚开启

“2005年的时候,有人预测,2020年风电装机为500万千瓦,但到2012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已经达到了7000万千瓦。”李河君借用风电的例子表示,“新能源的发展往往超乎我们的预料。”李河君认为,不能因为晶硅产品过剩就否定光伏产业,正好相反,光伏产业才刚刚开始。这里指的是光伏应用市场。“目前,欧美国家的光伏应用占到了全国发电量的10%以上,而我国作为光伏生产大国,应用的比例却远不及欧美国家。所以,未来市场的空间还非常大。”“目前,国家出台了一揽子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实际上都是在应用端。”李河君表示,去年的两会期间,他在提案中提出要大力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议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不可能实现。但近期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允许将6兆瓦以下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独立示范分布式发电站直接接入电网,让业内深信,未来光伏的应用还将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徐新建则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新能源行业最大的机会。他表示,重复以往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我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而新能源将在调结构、转变方式上找到契合点,届时,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力工程、LED等都能一展拳脚。

技术创新考验企业内功

“过去一段时间,新能源产业都是一个整合的状态———从光伏的晶硅到薄膜,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内顶尖企业的诞生,到后来新生力量的出现等等。那么,整合之后怎样寻找出路?我认为是创新。”曾少军表示,本届博览会将主题定位为“整合与创新”,正是为了提醒新能源企业,过去遇到的困难,除了国际贸易保护带来的冲击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自身内功的不扎实。

内功的提升首先是在技术上的改善和提高。李河君认为,光伏发展有很多种路径。比如,光伏的薄膜和晶硅有不同的方向,也各有特点。“就算是晶硅产业,它经过调整之后,留下来的高端产品和技术还是非常有前途的。而我认为,薄膜化、柔性化是未来光伏的总趋势。”李河君表示,未来光伏的产品可能不像现在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硬邦邦的玻璃机,而是具有柔性的。

“光伏是一个前瞻性的产业,在这个行业里要先知先觉。”李河君表示,汉能收购美国MiaSole公司获得的铜铟镓硒技术,不仅能实现全球最高的转化率,“这种技术还可以卷对卷,一卷就是几公里长。”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则在生物质能发电产业链上煞费苦心。该公司董事长李京陆介绍,其最初选择生物质发电的出发点是为了治理沙漠,“我们在沙漠里种树搞绿化,再利用这些木料和树叶搞生物质能发电。2009年电厂建好后,受限于原料供应不足,前两年赔了4000万,第三年赔了2600万。”怎么解决亏损问题?原料问题难解,李京陆就想到了曲线救国的方法。该公司将生物质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提取出来溶入水中,再将生物质发电产生的草木灰溶入水中,经过技术加工,最终生产出一种健康产品———螺旋藻。

“生物质能发电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是国家标准的1/40,氧化氮和氧化亚氮是国家标准的1/24,非常洁净;而草木灰则是一种很稀缺的钾肥,因此生产出的螺旋藻也是健康绿色的。”李京陆表示,通过生产螺旋藻将生物质能的产业链得以延伸,为企业找到了一条盈利路径。

李京陆指出,新能源变成了连接人类健康和沙漠治理间的纽带,这在之前是他无法想象的事情,但新能源就是令人出乎意料。“而新能源的发展仅仅是开始,当人类站在因为使用能源而带来灾难的临界点上,太阳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等都将发挥出各自的作用,爆发出难以预料的潜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汉能查看更多>太阳能光伏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