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红炜、周篁激烈“论战”:中国光伏究竟差在哪里?

2013-01-30 09:2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接受国际规则才能更好地被别人所接受

红炜:如果任何事物能够按照理想的状态发展当然好,但是中国有句老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恐怕也是如此。更何况产业发展也有产业发展自己的规律,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可以规避的,有些问题无可规避。记得最近看到一篇有关反思光伏产业的分析,有两句话很有意思:“光伏在产业化发展初期有一个内生性矛盾——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与规模化一致性生产降低成本两者难以兼顾。光伏业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这轮扩张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基本确立了以晶体硅为主流的技术路线,二是快速的规模化快速地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如果这一分析成立,那么在中国特定的生产力水平阶段,中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只有选择以晶硅技术为主的规模化发展之路。毕竟中国的光伏企业也要生存,也要发展,而且发展的还不错。想起几年前对中国股市的一场大辩论,有专家因为中国股市存在严重的发展中的问题,便提出要“推倒从来”,我认为既不现实,更是可笑。

周篁:我近来常想,为什么西方国家接二连三地要对我们进行“双反”?说白了,中国人太勤劳,太能吃苦,人家比不过你。我们一天可以干十几个小时,只要给加班费,工人干得可高兴了。而人家不是这样,到了该下班的时候,谁说话也不好使,享受生活是第一位的。如果过去的光伏市场是在中国,人家的企业倒闭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可问题在于,市场在人家那里,我们这么干人家就没活路了。那人家不找茬,又能怎么办呢?毕竟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大同的说法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因此说,在人家的市场上必须按照人家的规则玩,按照自己的规则玩是不行的。给人家活路,才能给自己活路。我们的许多企业在人家的市场上不按照人家的规则,不按照国际市场的规则出牌,盲目要做大做强,一味采取低价战略打压对手,自己赚不到钱,让人家也赚不到钱。希望在人家的市场上把人家挤死了,自己当老大,这怎么可能成功?依我看,这场“双反”早晚会来,它既是全球经济不振背景下,各国以邻为壑,贸易保护主义的必然产物,也是我们长期以来GDP挂帅、低价战略的最终结果。如果这次我们不能深刻反思,今后此类事情恐怕还会重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