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光伏的“十八大”:那些亮点和黑点

2013-01-06 13:01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行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 欧盟:贼喊捉贼

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迄今最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时隔不久,指控方欧盟又变成了被告方。11月5日,中国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欧盟是世界上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之一,其中,针对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案规模最大。9月6日欧盟发起的针对我国光伏电池的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1300亿元人民币。

欧盟自以为通过“双反”可以打败中国对手,但此举只会害了欧盟自己。从经营与就业而言,由于中国生产光伏板所需的多晶硅大多从欧盟和美国进口,制造光伏板的机器也主要购自德国和法国,所以中欧之间在该行业上形成利益盘根错节的“产业链”。一旦“双反”,该产业链上的欧盟企业将失去它们的最大客户,同时会失去低廉的中国光伏组件,欧盟电站运营商的投资和建设成本必定飙升。目前欧盟与中国太阳能产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就业岗位,已达到近30万个,“双反”将丢失这些岗位。

3. 印度:跟风之举

在相继遭遇了美国和欧盟的“双反”之后,我国光伏行业又遭打击。近日,印度反倾销局收到印度业界申请,将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部分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

印度市场狭小,去年安装量尚不足1吉瓦,因此对中国企业影响不大,但也有多位业界人士表示,印度的跟风可能导致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遭遇全面围剿。从另一方面来看,即便印度堵死了中美进口渠道,欧洲的产品也不可能进来。从价格来看,印度本土产品比中国产品贵10%左右,而欧洲产品则要比中国产品贵上30%左右,若大量采购欧洲光伏组件,则意味着印度政府需要增加大量财政补贴,这显然不切合实际。

中印多年以来一直存在贸易顺差,印度政府一直尝试扭转贸易逆差,这无非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另一个是减少中国的进口,如今看来,印度政府采取了减少进口这个消极措施,光伏行业则沦为了牺牲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