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EPC市场正文

政策催生光伏建电站 企业恐再陷“价格战”

2013-01-05 10:4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关键词:光伏电站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纷纷参与其中,销售电站的价格逐渐下降, BT模式的利润率也在快速下滑。一旦电站卖不出去,制造商们不仅面临着资金占用的压力,其自身运营电站还可能面临亏损的风险。来自中银国际证券的预算显示,当电站销售价格下降到9/瓦时,BT模式的净利润率只有0.6%,电站运营7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企业资金无法快速回笼,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2012年年中爆出的尚德太阳能在意大利电站项目中的反担保骗局,暴露了制造商在光伏电站开发中的金融游戏,可能是整个光伏电站开发资金链危机的冰山一角,对于目前国内电站开发热潮应该有所警示。上述集成商透露。

据悉,尚德电力利用其控股的GSF基金撬动银行的贷款,在意大利投资建设光伏电站,一方面以销售自家光伏设备,同时通过转售电站或运营电站获利。而整个链条的顺利运行,依赖于GSF投资的电站能够顺利卖出,或者正常运营并迅速并网发电,获得来自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补贴。但是,由于未能顺利并网发电运营电站以及虚假反担保,最终引发了尚德的资金链危机。

另一方面在光伏制造商的抢食之下,一向作为电站开发主角的系统集成商(包括专业电站开发商和EPC/安装商)的利益受到严重挤压。原来依靠在电站开发中销售组件的差价而赚取的利润,如今也被制造商的直销而剥夺:而华能、大唐等国企与电力公司的背景关系,在协调电网的能力上显然也比集成商更具有优势:集成商的盈利空间逐渐被蚕食。

除了价格战、质量问题,电站开发盈利的最大问题——光伏并网、并网电价、补贴等政策风险仍然存在。尽管国家相关部门最近频频发布利好消息,但是,关于光伏发电的电价、收购比例和收购年限以及中国光伏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这些根本问题未得到落实,企业就无法对自己的投资做出有效预估,更谈不上项目盈利。来自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光伏安装容量将达到4.8吉瓦,而截至11月,国家电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并入电网的总装机容量只有约330兆瓦,光伏电站并网的压力依然重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