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岁末盘点:光伏产业为何中听不中用?

2012-12-17 11:46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行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一,平价上网处于理论阶段,五年之内不实际。

光伏产业高估了自己,认为平价上网会提前到来,大规模的能源替代现象近在咫尺,事实并非这样。发电成本的迅速下降还是因为规模化的生产和过度竞争,在这方面,技术进步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国家对于光伏企业给予的种种资金、土地、税率等优惠政策,在地方政府的怂恿下,都转换为企业快速扩张的资本。光伏企业已经连续多个季度亏损,在此基础之上光伏产品的真正成本缺乏说服力。此外,以现在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晶硅电池的技术改进空间比较小,技术进步才是改变产业命运的关键,因为规模化的生产其带来的利好是有上限的,所以平价上网理论上非常可行,实际上是痴人说梦。

第二,过度的着眼未来,对产业瓶颈认识不充分。

光伏产业的发电成本总是以25年或20年的发电周期来总体测算,过度的从未来的角度考虑,又缺乏实践证明,脱离了个体和电网企业当前的利益诉求。中国国民的环保意识虽然日益浓厚,但你要个人或企业来为将来20年之后的电费买单是很难的,业主的顾虑包括系统遭受天灾人祸、维护成本过高等等难以打消。对电网企业来讲,电网企业是靠上网电价与居民用电价格的差价来获取利润,其讲究的还是规模化的效益,光伏发电远高于火力发电,也高于绝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电价,试问电网会对光伏有好感吗?没有了好感,就没有解决光伏发电技术问题和配套设施的动力,现在电网企业甘愿为光伏做保姆,一是因为高层的压力,二是光伏发电规模小,还没有触动其自身的核心利益。

产业最大的瓶颈还是成本问题,只讲故事,不讲事实,中国光伏就不能继续发展。

第三,高估新能源前景

新能源是无限美好的,地球人都知道,但这可能是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以后的事情。光伏企业恰恰把这一时间点人为提前了,给人的感觉是,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光伏电池板进入百姓屋顶的时刻就要到来,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国家发展新能源更多的是培育一个市场,同样重视对现有传统能源的改造,比方说对媒体、石油及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进行技改,以提高其自身的能效利用。国家发改委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新能源,光伏企业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不是国家的惟一宠儿,国家宠幸你,行业能否争气才是关键。

光伏产业最终的普及化需要一个强大的基础,包括具有竞争力的发电成本、脱离补贴、理顺利益机制等等,需要漫长的时间。光伏产业从高精尖到大众化仅仅几年的时间,怎么可能解决上述问题,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所以,光伏行业高估了自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