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岁末盘点:光伏产业为何中听不中用?

2012-12-17 11:46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行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假公济私,养肥自己

从2009年“金太阳”示范工程开始,中国光伏产业已获得了数百亿元人民币的补贴,用这些补贴建设的光伏电站现在运行如何?又有哪个电站投资商是靠销售电量来获取投资回报的?

光伏行业打着“示范工程”的旗号,美名为摸索太阳能发电之路,实则成为国有企业和少量关系强硬的利益群体借机敛财的手段。部分国有企业一是为完成国家下达的绿色能源发电的指标,二则不怕亏,所以敢于建设光伏电站,而不顾实际收益状况。少量与政府关系密切者,则通过私下公关,以好充次,来骗取电站建设的事前补助。

试问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之前大规模的骗补行为是谁之过?不是监管不力,是沆瀣一气;试问光伏企业,你建设光伏电站的目的是什么,是充当能源替代的先锋吗?不是盈利模式可行,是你懂得暗箱操作;试问地方政府,你发展光伏产业是着眼未来、高瞻远瞩吗?不是产业有多好,是GDP拉动效应太明显。

光伏电站行业存在许许多多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蹂躏了美好的产业,忽悠了国家部委和人民大众,这是特殊政治体制下造就的悲剧。很多光伏电站在屋顶上晒太阳,在西部戈壁滩磨练意志,成为了装饰品,丝毫没有实实在在的用处。没有多少个体因为安装光伏系统而节省了电费,有的只是建设光伏电站时的贪污腐败,少数企业假公济私赚了钱,政府依靠电站投资拉升了GDP,脸上贴了金,所以他们对光伏电站格外感兴趣。中国光伏,这就是真实的你。

中国光伏潜规则无数,盘点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电站审批繁琐,需要与各个部位打交道,腐败现象严重,造成光伏电站的隐性投资太大。

2.大量次品充斥在西部电站,虽拉低了投标价格,却给电站运营带来隐患,正如上述所言,没有投资商想通过发电来获得受益,都是奔补贴而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