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北极星专题:光伏这七年(下篇)

2012-12-06 09:26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光伏企业的电池生产线是以采购国产设备和进口关键设备相结合的办法,在生产和设备投入资金上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前半段工艺流程的设备包括清洗机、蚀刻机、扩散设备基本可以实现国产化,而后半段的PECVD涂膜设备、丝网印刷机则采用进口设备,这样成本较低,而且效果不错。

有人计算,采购一套30兆瓦全进口的电池生产线大约需要投入资金1亿元,而最大的国产化生产线成本仅为5000万元,而材料制造设备如多晶硅铸锭炉、单晶炉、切割机、线锯等国产设备的技术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优良的性价比优势。

在具备成本优势的同时,中国企业已经掌握光伏产业大部分核心技术,特别是施正荣、赵建华等一批海外专家回国创业,让中国的光伏技术迅速与国际接轨。杉杉尤利卡总经理胡宏勋也认为,虽然国内不具备硅材料的提纯技术,但随着薄膜技术的发展,以及硅材料供应商扩大生产规模,从长远来看,硅材料不会影响中国光伏产业未来能源的战略地位。

与中国企业相比,日本本身有市场,而且大多与国际硅材料供应商有长期的合约。但更多的中国企业相信,一旦硅材料的瓶颈被打破,特别是中国光伏市场启动之后,中国光伏企业本土作战,一定会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业大国。

产业效费比

太阳能虽然是个绿色产业,但由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时间很短,产业链条极不成熟,某些环节上能源消耗比较大,并造成环境污染。国外某些企业也运用中国的电力资源,并以牺牲中国环境为代价,为自己提供加工产品。这两大因素,让高能耗与高污染成为与绿色光伏产业极不配套的中国特色

太阳能电池对硅纯度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达到99.9999%的纯度,也就是业界俗称的“69”的纯度,虽然远不及半导体行业需要“119”或者“139”的技术难度高,但太阳能级多晶硅提纯技术仍然只掌握在几家国际公司手中,国内企业不具备大规模生产太阳能级硅材料的能力。

中国有极为丰富的硅矿资源,国内企业普遍采用电弧法用炭还原制取低纯度的工业硅(纯度为98%99%)的方法,工业技术极为简单,但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同时还会带来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相关新闻:

北极星专题:光伏这七年(上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