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硅业报国:洛阳中硅高科董事长孙文海

2012-12-04 15:56来源:洛阳日报关键词:孙文海中硅高科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5年12月18日,随着洛阳硅产业基地建设启动仪式的举行,以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多晶硅建设项目、无锡尚德150KW太阳能项目和加拿大阿特斯100KW太阳能项目同时在洛阳开工兴建,形成了一条从多晶硅——硅锭——太阳能用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这样一个较完整的硅材料产业链。洛阳从此诞生了一个新的硅产业集群。这个硅产业集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仅仅用了3年时间,在“十一五”期间硅产业年产值突破120亿元。这个硅产业集群的创始人之一就是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文海同志。

多晶硅作为信息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原料,过去一直都靠国外进口。长期从事单晶硅事业的孙文海同志,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从2000年起就致力于推动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发展。在多晶硅市场处于低迷时期,在国内还没有掌握大规模生产技术的情况下,他研究分析多晶硅市场走向,寻求合作伙伴,找技术,筹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3月,以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为技术依托的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3年6月28日,一期年产300吨多晶硅生产线正式在偃师高龙工业园区开工兴建。从此,大规模产业化多晶硅生产线开始在洛阳扎根。

技术创新 撑起民族多晶硅

公司成立初期,国内仅有两家多晶硅生产线,年产不足80吨,且能耗高、成本高,而大规模生产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孙文海深知这里的关键在于技术,这也正是其被美日德等国家垄断的原因所在。要打破上述国家对中国几十年的技术封锁,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多晶硅企业,难度是可以想象的。带着必胜的信心与无畏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冒险精神,他毅然投入到了这个举步维艰的事业中。在年产300吨项目开工之前,公司即成立了以董事长孙文海为组长的大还原炉攻关试验领导小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大还原炉样机试验方案》,与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共同制订了样机设计制造方案,仅9个月时间,经过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五炉次运行试验,2004年1月21日,国内第一个“12对棒节能型多晶硅大还原炉装置”试验成功,它标志着年产300吨多晶硅工程的核心装备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4年3月10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以中科院院士梁骏吾先生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材料协会半导体分会秘书长朱黎辉先生任副主任委员的9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中硅公司承担的“12对棒节能型多晶硅大还原炉装置”进行了鉴定。通过鉴定,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装置经过工业试验,工艺稳定,其综合技术指标属国内领先,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试验所得数据可以作为300t/a多晶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设计依据。

硅芯是多晶硅还原生长的载体。我国生产多晶硅所用的硅芯的长度一直徘徊在1000mm~1500mm之间,严重制约着多晶硅的产量。为了与生产多晶硅的主体设备——高效节能大还原炉配套,必须生产出超过2000mm的加长硅芯,才能符合大还原炉的技术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加班加点,连续作战,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攻克硅芯生产的技术难关,完成了加长硅芯炉的设计工作。2003年8月20日17时30分,国内当时最长的硅芯在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拉制成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孙文海查看更多>中硅高科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