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企业正文

被问尚德(光伏)预测到危机没 施正荣“我也不是神”

2012-11-01 09:54来源:中国网关键词:尚德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尚德曾投入巨资用于非主流的薄膜电池的研发和建厂,但晶硅电池已占80%以上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尚德也不断扩大晶硅产能,多头作战开始让尚德入不敷出。2009年,尚德突然叫停薄膜项目并改建为晶硅电池工厂,理由是薄膜前景黯淡,而晶硅电池需求火爆。数亿元投资成了沉没成本,晶硅电池产能将达到1000兆瓦,但改建投资需26.8亿元。

2011年7月,尚德支付2.12亿美元的违约费。这缘于2006年与国外多晶硅巨头MEMC曾签署的一份十年期的供应合同,当时规定尚德可以80美元/公斤的价格采购多晶硅,但到了去年,价格已跌至不足30美元/公斤,尚德不堪重负,不得不解除合约,为此尚德支付了2.12亿美元的违约费。

不过尚德一位高层此前告诉记者:“尚德此前采购该公司的多晶硅,节省了3亿多美金,而付给MEMC仅2亿多美金,节省一亿美金,不知道为什么市场上会说尚德做了赔本买卖?”

2006年12月,亚洲硅业公司在青海省注册成立,从事多晶硅材料制造。从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间,尚德总共向亚洲硅业提供了15亿美元的无条件支付合约、近7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1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在尚德的帮助下,亚洲硅业还获得了渣打银行[微博]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

亚洲硅业实际上是尚德的关联公司,施正荣(已辞无锡尚德CEO一职,现为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是亚洲硅业的实际控制人。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尚德此前一直苦于多晶硅资源不够,当时拥硅为王,市场价最高达到500美元一公斤,但你有钱却买不到足够的货,施正荣建立亚洲硅业来缓解资源瓶颈。

2012年7月30日,尚德发布公告称自己可能卷入了一场涉及金额高达5.6亿欧元(约45亿元人民币)的欺诈案。GSF(全球太阳能基金)在欧洲建立电站,尚德为其担保从国开行贷款,GSF以德国国债提供反担保,但尚德调查发现这些国债可能不存在,尚德因此增加了45亿元的负债。

但据记者了解,国开行曾对此进行调查,目前尚德担保的贷款确实建立了电站,只要资产存在,国开行的贷款就没有问题,尚德可以将这个电站卖掉还贷。知情人士表示,国开行已经与尚德达成谅解,并且该案已经进入调查,担保案始作俑者,GSF公司CEO提供的国债是否存在目前仍没有定论。

记者还从知情人士处得知,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律师所为,当时发现反担保合同存在瑕疵,并不一定存在欺诈,律师在英文公告中使用“欺诈”一词导致了舆论的轰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