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中国光伏危机的原罪

2012-10-15 11:02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市场光伏上网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

1. 1GW光伏电站约20平方公里,1000GW约需2万平方公里,刚柴达木盆地的1/10面积。以中国目前组件产能40GW,这就需要生产25年。

2. 目前中国有480亿平方米建筑屋顶面积,如果在其中的10%屋顶建光伏系统,就将形成500GW太阳能电池市场。

中国光伏产能面对如此巨大的潜力市场是过剩吗?这里还没考虑海外更为巨大的潜力市场。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潜力,为何中国国内市场迟迟无法释放,生产厂家非要舍近求远呢?国内光伏市场的瓶颈不是成本和技术,而是并网难。所以中国的产能是相对于因欧债危机而造成的海外市场萎缩以及国内市场受限而过剩,根本不存在绝对过剩。过剩是内外因素叠加的结果,不是根源。

我们假设一下, 如果国内市场打开, 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比率如能80%下降到50%,出口:国内=1:1(比较健康的产业比率),这时对海外市场的出口量会下降7GW, 约为11GW。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美(2011年装机量为22GW)当地的市场占有率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50%。欧美本地的生产商还会对中国厂商如此抵制吗?欧美政府会启动双反吗?过渡依赖海外市场的严重后果就是中国失去定价权,在别人屋檐下,只能看他人脸色,到处被双反,受制于人。所以,国内市场的滞后才是造成产能过剩以及欧美遭遇双反的真正原因。

国内企业因本地市场受限,不得不涌向海外市场,为扩大市场份额降低成本,野蛮地扩大产能,透支的产能交织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在海外市场价格暴跌,暴跌招致双反,海外市场受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图谋国内市场,又是一番吐血价格混战,为摊低成本只能继续扩产。 中国光伏行业正在走入一个不可延续的恶性循环。

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任何新能源项目最终的投资收益途径是依靠发电。不能确保光伏电的并网,就无法保证光伏系统投资者的利益, 必然限制市场发展,最终导致中国国内市场大大落后于制造产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上网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