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施正荣反思:尚德失在用人和执行层面

2012-10-08 13:56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施正荣尚德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位光伏行业分析人士将尚德称为典型的中国式光伏企业——产能扩张特别快,规模体量特别大,深受地方政府器重,“尚德”二字,甚至还被写进了无锡市的城市精神。十年间,尚德的产能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施正荣不忘时常把尚德成功的重要功劳归于无锡市政府的强力支持。

艰难时刻

光伏行业光速增长的故事,在2009年的新一轮疯狂扩产后已讲到了尽头。在行业发展初期,凭借技术优势和快速扩展的确可以降低成本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现在,全行业都在拼命降成本,这方面尚德与竞争者相比已落于下风。

当前最致命的是GSF的反担保欺诈案。GSF是一家由尚德和施正荣出资90%的基金,在尚德的担保下,从国家开发银行手中获得了5.41亿欧元的贷款,而GSF提供的5.6亿欧元的德国国家债券涉嫌虚假反担保欺诈。

施正荣在尚德和GSF两家公司均是大股东和控制人角色,因此尚德对外给出对GSF欺诈毫不知情的解释,在市场上招来了一片质疑之声。

施正荣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回应,惟一的举动就是交出了CEO之位。一家美国光伏企业管理层人士向财新记者分析,此次施辞任可能更多的是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华尔街的投资者会关注企业的核心人物在投资等方面有没有犯错”。

2006年初,对于要不要往上游去的行业争议,施正荣当时的回答是“多晶硅企业挣的太多,尚德有机会也会往上游走”,但他并没有很快付诸行动。2008年之前,组件生产企业的主要挑战是保证上游硅片供应,而施正荣选择的却是与美国硅片企业MEMC签订了一份长达十年、价值50亿-60亿美元的供应协议。当时的施正荣曾对此颇为得意。但2011年7月,这份协议被尚德主动终止,并为此付出了2亿美元代价。原因很简单,硅片价格在2011年的大幅跳水令这份协议不得不“割肉”处理。

2011年初,尚德在收购江苏顺大失利后,通过荣德新能源进入硅片领域,原本其目标是将自身的硅片产能扩大到电池和组件总产能的25%-50%,但此时的市场已经是“切片不如买片”了。一位美股分析师直言,“这是(施正荣的)战略失误。”

在施正荣的老本行薄膜电池方面,他选择的是美国应有材料公司的SunFab非晶硅薄膜电池技术。2007年上半年,尚德首条薄膜生产线动工。2010年,由于硅价下跌,非晶硅薄膜电池难有成本竞争优势,施正荣不得已关闭了位于上海的薄膜电池生产线,这一转向给尚德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当季非现金亏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