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企业现状:利润剧减 股价惨不忍睹

2012-09-26 10:03来源:浙江在线关键词:尚德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采访中,江西赛维LDK晶体科技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佟兴雪认为:欧盟这次反倾销调查长期来看对企业是挑战,对上游硅片、硅料影响是很小的,但下游的影响,譬如中国生产的组件,如果反倾销调查成立,它的税率比较高,几乎在短期内,不能出口到欧洲了。但短期也可能是机遇,有利有弊。据他分析,在反倾销调查初期,欧洲客户考虑到今后关税高涨后价格肯定会升高,会抓紧现在的机会进货,增加库存,相应会带动市场的短期需求。所以,赛维LDK公司的应对措施之一就是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技术和产量,技术手段控制降低成本,减少库存。

光伏产业全面进入寒冬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中国光伏产业的爆发性增长从2005年一直持续到2008年,但是,由于我国光伏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对外的依存度太大,因此,欧美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全行业感冒。

近年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原因,世界经济不景气,光伏产品的价格直线下降,加上汇率等因素,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进入寒冬,一些中小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据2012年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1年尚德公司亏损64.18亿元;赛维LDK公司(美国)亏损41.3亿元;英利公司亏损32.09亿元;在国内500强企业中,包括前面三家在内的7家新能源企业累计亏损160.61亿。

在如此严峻的经营状况下,中国光伏产业又接连遭受欧美反倾销调查,对于企业而言,欧盟提出的低价倾销问题,他们感到既痛苦也无奈。

观察与思考

推动电价改革

国家将力挺太阳能发电产业

面对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国内光伏产业面临内忧外患的影响。面对来势凶猛的贸易争端,9月13日,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将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电价机制改革,完善太阳能发电的政策体系和发展机制,为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政策到底如何应对,企业又有哪些现实的办法度过危机,突出重围呢?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建议:要靠国家统一来启动一个全国可以实施的一个市场,就是规定不同的电价,根据不同的资源,光伏系统不同类型。根据安装这个光伏系统的,将来的发电成本来计算一个电价,比如一块钱适合西部的,一块二适合中部的,或者东部一块三,一块四。这样就比较合理,容易操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