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光伏企业尚德生死劫

2012-09-07 11:23来源: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关键词:尚德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1年,尚德以收购来的全资子公司荣德新能源为平台,大肆扩产硅片,将产能从2010年的500兆瓦,扩张至2011年的1600兆瓦。2011年,尚德的资本支出为3.668亿美元,“主要投在了荣德硅片产能的扩张上”。

这亦成为尚德布局的一个败笔。今年第一季度,外部硅片成本为0.34美元/片,而尚德硅片的实际产量只有120兆瓦,大量产能闲置。在股东会上,有分析师问到,实际产量远低于产能,是否因为硅片的外购价格低于自产成本。管理层并未正面回答。有人因此将尚德在2011年大举投资硅片解读为“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

往产业链下游,尚德也大量涉足光伏电站的投资,且“国内外市场兼修”。2008年起,尚德先后投资入股GSF基金、印度公司Azure Power;在国内,2009年,尚德分别与华电集团、中节能等合作,共同投资光伏电站项目。

财报显示,2006-2011年,尚德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5230万美元、1.6亿美元、3.3亿美元、1.4亿美元、2.7亿美元和3.6亿美元。

对于向下游的拓展,施正荣称,尚德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开拓市场,二是有助于尚德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事实上,在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价格下跌的同时,电价补贴的下降速度则没那么快,就使得电站的日子相对好过。而在资金极度紧缺的时候,尚德还可以卖掉部分电站变现。但尚德的电站“投资时间相对较晚”,目前给尚德带来的对冲效果并不明显。

从整个产业链看,尚德最专注的还是“电池及组件制造”。然而,在上述一系列横向、纵向扩张的尝试后,尚德并未建立起足够的竞争优势,过于庞大的战线反而将施正荣慢慢拖向深渊。尚德原高级副总裁蔡世俊曾指出,(尚德)这种摊子铺得很大的战略风险在于,如果实力不够或判断力不好,失误在所难免。

比如薄膜,到了2008年,施正荣就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看淡薄膜太阳能前景,2009年,尚德上海薄膜工厂的产能只有20兆瓦左右,2010年二季度,尚德关闭了其薄膜电池生产线,进而产生了5000万-5500万美元的亏损。

尽管产业链布局并未建立强大的竞争优势,但却让尚德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负债率迅速上升,2006-2011年,尚德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5230万美金、1.6亿美金、3.3亿美金,1.4亿美金、2.7亿美金和3.6亿美金;负债率从2006年的38.89%,飙升至2011年79%。

张明认为,尚德过去的固定资产投资量与同处在困境中的光伏巨头赛维相比,“不在一个量级”,但盲目扩张同样是造成尚德今天财务危机的致命因素,随着行业低谷的到来,“现金流这口气喘不上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