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业整合生死劫

2012-08-14 10:38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关键词:光伏行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价格战”之困

抛开欧盟反倾销申诉的结果不谈,国内光伏企业连续遭遇国外同行发起的反倾销申诉,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也暴露了当前市场竞争格局下国内光伏制造业的困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近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表示,由于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非常依赖于出口,因此出口市场不好对行业将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澄认为,在中国目前这种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产业格局下,一旦遭遇欧美国家对光伏产品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形,国内光伏企业与当地生产商的矛盾将不可避免会加剧,尤其是中国光伏产能的严重过剩,更加剧了这种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只能被迫降价以求自保,从而加剧了本已存在的贸易纠纷。”刘澄表示。

事实可能也正是如此。对于中国几家大的组件制造企业而言,尽管产能可能存在着些许差异,但在对市场的控制方面,却并没有哪一家存在着压倒性的优势。

分析人士认为,从国内光伏制造业的市场现状来看,尽管行业前几位主流制造企业的产能以及出货量占据绝大部分,但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并未形成寡头垄断局面。正是因此,市场竞争也就非常激烈,也注定了当市场需求下降的时候,选择价格战仍然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从现实情况来看,价格战已经明显遭遇了阻碍,也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

从部分企业发布的一季度报告来看,尽管价格战确实使得一些企业维持了相应整合“势在必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光伏行业之所以“价格战”盛行,最主要的原因是产能过剩。

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认为,光伏产业从“一片蓝海”到“一哄而上”,最终导致目前产品价格大跌、企业利润下滑甚至关门的情况。

“本来,尚德卖出的光伏板是一块钱,但是一些企业却要硬卖7 毛钱,对方即使不买它的产品,也会逼着我降价。大企业要承担研发、品牌宣传以及更多的社会责任,成本与小企业不可同日而语,但没办法,只能降。”施正荣说。

能解决目前行业困局的无非以下两种方式:或是通过市场自然淘汰,或是通过兼并重组重构行业竞争秩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江苏调研时表示,必须从国家层面对整个光伏业进行还是现实市场面临的真实竞争情况,当前的行业整合重组,不仅需要大企业对一些中小企业的整合,更需要的是一些一线企业之间的相互整合重组。

“目前国内光伏行业的一线企业约有七八家,从上游的保利协鑫、赛维,到下游的尚德、晶澳、英利、天合、阿特斯等,没有这些一线厂商相互之间的整合,市场的价格战估计还将会持续,竞争程度也不会降低。”在上述人士看来,道理其实很简单,这些一线企业之间的差距本身并没有拉开多大,相互之间为了排名,打价格战也就不可避免。因此,把当前的价格战都归因于中小企业也不尽合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当前的市场竞争格局决定的。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一线企业之间的整合在实际运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由谁来接盘等。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就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洗牌’将会以‘自的出货量以及市场份额,却仍未摆脱亏损局面。

数据显示,尚德电力一季度的毛利率只有0.6%,较2011 年四季度的9.9% 出现了较大的下降,与2011 年同期20.8%的毛利率相比降幅更大;情况相对较好的天合光能,2012 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也只有5.8%,较2011 年第四季度7.1% 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