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地方政府:我把光伏堵车里了 同志们抢啊

2012-07-31 10:28来源:光伏时代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行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次,车窗的方正,是在告诫光伏企业们要自律自强。

由于光伏产业的相关法律还在不断酝酿之中,因此行业自律便是目前光伏企业要遵循的游戏规则。地方政府选择光伏做猎物也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弱点暴露,让其觉得有机可图。因此,想变强先自律,严格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不受行业糟粕的低价竞争所拖累,公平合理的发展,严格遵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先将自己完善的 “百毒不侵”,自然会将他人的左右程度降到最小。而接下来的自强,便化被动为主动,在被政府“绑架”之时有底牌可亮。增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地方政府的规划要灵活接受,而非逆来顺受。

最后,车窗的透明。是在告诉企业往往看上去有安全感的厚重车门,却不如能看得见背后风光的小小车窗更加真实。

在一个政治与经济结合过度紧密的特殊市场环境里,政府身份似乎让人看了更有安全感。但是,经济必然会以市场为主导,过度崇拜政治带来的方便快捷,只会溺死于眼前的安乐之中。地方政府不是万能的,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岸,而真正有能力主导行业发展的恰恰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光伏企业和广阔的市场蓝海。因此,打着寻求政治庇护“小算盘”的企业们也该清醒了,过分的信任所谓权威和主动地投怀送抱都是在偏离行业发展的主路。

地方政府出没,请注意

如果地方政府仍未警觉,那么在光伏产业行驶的大路上,似乎也应该立上这样的警示牌:“地方政府出没,请注意”。如此讽刺的场景若是真的出现,地方政府是否该反思了呢?

反思之一:认清自身职责,为自己头上浇一盆凉水。

地方政府本应对所辖企业的发展起到监督协调的作用,而非一味的“主导”。无论对光伏企业是扶持还是榨干,地方政府拿出去和收回来的都是纳税人的钱,所以不能纵容其肆意妄为。因此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基础应是符合百姓的利益。发展新能源有益于人们是毋庸质疑的,但是良田尚有杂草,政府不应只顾拔苗助长而忽视杂草的破坏性。因此,在引进光伏项目时要客观全面的规划其发展方向,有协助也有限制:对企业和项目引进的门槛要适度,不能低到没有底线;对于生产中有污染的无良企业应该毫不留情的根除,对于借机圈地的企业也应有所规范,而不能受一时利益蒙蔽而包庇;对于向企业的扶植政策尤其财政部分应适度透明化,接受民众监督,避免因为自己的过分溺爱,最后投资一去不回,更不能让路条成为政府谋利的工具;对于企业发展道路应适当指导而非“主导”,不能用政治因素过多干扰企业前行。

反思之二:指导新兴行业,先要自己成为专家

目前内忧外患的光伏行业仿佛进入了“瓶颈期”,行情的持续下跌让还不会走路就已经会跑步的光伏行业陷入茫然之中。一直只是坐享其成的地方政府难道还在以门外汉的身份看热闹吗?因此地方政府更应该比企业更加高瞻远瞩,而非将政府也做成“企业”与之争利。 大的方面,对于光伏行业,地方政府理应比身处其中的企业对其了解的更为深刻全面,同时也要准确理解国家政策并协助实施,而不是拿自己的利益标准去解读国家标准。细节方面,地方政府要多了解行业相关的技术、管理等内容,协助光伏行业逐渐摆脱“三头在外”的困境,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内并网难题的解决。

如果本该良性互动的双方却被利益的链条牵线搭桥,最终结果可想而知。许多地方政府已经为自己的狂热而付出惨重代价,接下来的行程也该清醒清醒,挥手告别自己的黄粱一梦,别再把自己的“车”变成光伏行业的“牢笼”,而是伴随这个还很稚嫩的行业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