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地方政府:我把光伏堵车里了 同志们抢啊

2012-07-31 10:28来源:光伏时代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行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被“狼外婆”盯上的“小红帽”

对于很多如饥似渴的地方政府,选择当年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来投资,的确益处颇多。首先,国家经济转型需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所以对光伏的热情更是在彰显响应国家号召的一片赤诚,对老百姓可以宣称示范工程是为了日后的惠民,在政绩方面向上也有交代。其次,光伏井喷让众多地方官员看到这座看似根基深厚的金矿,暂且不说是为民获利还是为己获利,总之引进伏企业入驻,似乎就是得到挖矿的铲子,就待自己动手收金子了。不必考虑迎来的是“佛”还是“鬼”,叫光伏就行;不必考虑带来的是清洁还是污染,有钱挣就成;不必考虑产量是否会过剩,生产线运作就搞定。

而被这些“狼外婆”盯上的光伏“小红帽”们,有的是具备国家成分的大型企业,因此项目实施起来也还算胜利,但是免不了还是被地方政府揩去点油水。至于大多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只能靠自己双手奋斗的民企们,一旦落网便成刀俎上的鱼肉了。他们满怀信心踏入此行,无论是自律性强的企业,还是本就不安分的公司,一旦遇到地方政府描述的天花乱坠的优惠政策,便飘飘然的跟着陶醉在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中。那些当年哭天抢地求政府接纳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身份的倏忽转换让整个光伏行业都跟着沾沾自喜起来。是的,此时地方政府没有致力于带动这个还很年轻气盛的行业理智发展,反而热衷于为其画出一个比一个有诱惑力的大饼。

车门一关,出路在哪

对于那些地处偏远荒地的电站项目来说,答应的补助可以一拖再拖;申报补偿的手续可以频频设卡;曾经并未告知的各项税收也纷纷去电站“探望”——既然你电站建在这了,还能长腿跑了不成?

对于那些被政府连哄带骗到某地开始投资建厂的光伏企业来说,慢慢便发现政府叫他们来不是为了指导他们发展,规范他们生长环境,协助他们解决并网困难的,而是敦促他们加紧生产,干预他们企业经营,偷瞄他们资金进账。发展迅速的大型企业趁地方政府陶醉于所创政绩之时成功将二者拴在一根绳上;还处于成长的迷茫中的中小型企业只能一边自谋出路消化那些被政府“鼓励”出来的产能,一边应付来自源源不断被政府唤来的良莠不齐的新企业的冲击。如此恶性循环,被憋在车门里的光伏企业究竟如何是好?

都说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那么,请看看你周围的车窗吧,也许那里便是你摆脱桎梏的途径。

首先,车窗没有门大,是在提示企业们放下身段脚踏实地。

光伏行业刚刚在国内发展伊始,中国光伏企业就迅速展现出其惊人的爆发力,立即揽下组件业的半壁江山,令那些光伏“前辈国”们刮目相看。于是,行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浮躁之风也弥漫开来。无论是物质上过剩的产能,还是心理上膨胀的自信,都为光伏业的发展路障埋下伏笔。无论是行业元老们,还是为了光伏光鲜外表而入行的企业,都该是静下心来调整疾驰脚步的时候了。地方政府疯狂助推固然是促使不景气的行业现状的原因之一,但是企业的盲从以及侥幸心理难道就可以忽略吗?因此,只要是为了更加长远可持续的发展,任何企业都应戒掉只顾做大的“毒瘾”。就像阿特斯甘于在多晶硅利益暴涨阶段不去涉足,只是保持15%至 20%的相对“微利”,因此逃过硅片价格下跌时带来的重创,这种清醒应该是所有企业该借鉴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