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中美光伏“双反”贸易战击中了谁?

2012-05-31 09:27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关键词:双反太阳能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法律专业人士信奉严谨的法律条文相比,中国的光伏企业巨头们似乎更相信在中国应该“讲政治”,因为他们已经“大”到了“不能倒”的程度。动辙牵连几十亿的银行债务和几万农民工的就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无疑就是和当年国有企业破产、重组和改制一样棘手的问题。

过去半年,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两家光伏巨头濒临破产的传闻似乎更是证实了这一点。记者从无锡当地政府人士处了解的消息是,“尚德电力的股份中还有无锡市政府当年创投出资的份额,根据国资法,尚德申请破产是需要政府方面同意的,这才有了网络上关于尚德申请破产的传闻”。而江西赛维破产的媒体版本也是江西省政府无法承受企业破产的后果。

天津滨海新区下属功能区的一位科技部门的官员曾对记者表示:“还好这一轮太阳能和风能热,天津没有参与,否则也会像很多地方政府一样面临行业的结构性困难。”

在这位官员思维的引导下,记者注意到,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几乎全部位于三线城市和县城乡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二线城市的甚至都很少。李力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更愿意以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发展太阳能光伏这类新兴产业,在前两年的景气时期,很多光伏企业在中西部地区拿政府补贴拿得自己都害怕了。”

去年9月份温州民营企业老板“跑路潮”爆发时,《南方周末》记者冯禹丁在调查报道中发现,老板跑路的、规模比较大的民营企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使用银行贷款投资于太阳能产业。与“救温州”时最终也没有实质性政策措施落地一样,光伏行业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就在3个月前,业内曾经一度传出江苏省政府准备拿出300亿元来拯救省内的光伏产业,不过无锡尚德的一位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到现在为止,一块钱也没见着。”

看来,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贸易战,瞄准的是中国企业,打中的却是中国的地方政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