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多渠道消除光伏发电“弃光”现象

2012-05-29 17:26来源:中国电子报关键词:光伏市场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积极改变光伏发电“弃光”现象

要想彻底解决光伏“弃光”问题,智能电网的普及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首先,建设能够适应光伏电站大规模接入的智能电网。

光伏发电因其间歇性和不稳定的特性,不受普通电网的青睐。从目前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光伏发电必然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甚至取代传统能源的新品种。因此,建立一个坚强的智能电网将是自然选择。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要想彻底解决光伏“弃光”现象,智能电网的普及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其次,光伏电站的选址应当与电网建设水平相匹配。

从当前光伏电站和电网建设水平来看,短期内要想解决全国范围内的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并不是很现实。因此,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我们需要往二类、三类地区发展,通过更靠近电网来解决并网困难的问题,争取在经济较为发达、土地资源相对宽松的地区建设光伏电站。尽管可能导致发电成本相对高一些,但是可以达到全生命周期发电的效果,这样我们的发电成本就能在可控的状态下。就目前来讲,在太阳能电站开发方面,大多数发电商收益与融资成本基本是接近的,如果没法保证发出的电量都能转化成收入,那对电站建设方的发展将是极为不利的。如果长期保持这样的局面,必将会影响到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正常发展。

再次,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摆脱电网的束缚。

按照国家能源局所下的定义,“分布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附近,装机规模较小,电能主要由用户自用和就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设施或有电力输出的能量梯级利用多联供系统,并网电压等级在110千伏及以下。”分布式光伏发电靠近用电侧,可以就地消纳,很好地解决大型光伏电站的电力所受到的电网送出能力的限制。至2010年底,全球分布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约有23.4GW,占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的66.8%,欧美国家分布式发电所占比重更高。欧美等国光伏发展的经验已经表明,分布式发电是解决光伏并网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随着土地成本的增加,大规模电站因为电网问题的影响,其经济性正在遭受人们的质疑。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成为主流趋势。例如,较为典型的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在我国正在逐步地推广与实施,我国拥有丰富的屋顶资源,可以充分地将阳光资源转化为清洁、无污染的电力。

最后,成立专责机构,统一标准,管理归口。

希望国家尽快设立专责的综合管理部门,制定光伏电站的标准,并实行严格的监管。过去光伏发电在电力供应中所占的份额非常小,所以相关责任部门没有重视,但是未来我们的光伏发电必然会日益的壮大起来,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果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电站建设标准,光伏电站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使用寿命就会缩短,它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标准只是个框框或者说手段,尽管如此,它也是必须恪守的一条底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