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美光伏“双反”暗藏“阴谋家”

2012-05-29 09:17来源:21世纪关键词:光伏企业双反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17日,上海,光伏四巨头施正荣、苗连生、高纪凡和瞿晓铧再一次坐在同一个主席台上。和半年前在北京历史性的第一次聚首相同,这次还是为了应对美国双反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同行是冤家。能让这四个大佬一而再就一件事聚首表态,许多人都感觉到:事态严重极了。但可能也没那么严重。

去年,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英利除了董事长苗连生本人出席活动之外,从在会场外引路到会场内负责签到的,全都是身着英利工作服的员工。如此的兴师动众,被外界理解为英利“很重视”。但这次,苗连生却说,“我个人认为今年全球安装量在30吉瓦左右,美国充其量也就4吉瓦,占不了多大比重。”

对行业内所担心的欧洲可能效仿美国提出双反调查一事,苗则认为,“鉴于欧洲当前的经济形势,为这么点儿事,把中国这么大的一个贸易伙伴得罪了,不是什么好事情。”

末了,他不忘补充,“这只代表本将军的观点,不代表台上其他三位将军观点。”

其他三位将军是怎么想的呢?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之前,尚德就已经对外表示,已经开始准备全球化的市场运转策略,从中国大陆外的国家和地区采购太阳能电池片,以规避反倾销税。

天合的想法也类似。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说,“现有的目标是台湾地区,加拿大和马来西亚。”

阿特斯也有自己的应对方式,除了外购电池片,阿特斯致力于转作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去年电站建设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为10%,今年计划增加到25%,明年是40%。”

即使以上方案都不好使,可能也不用怕。“我们通过规模优势、技术领先优势和制定灵活机动的销售策略,不断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像我们一个企业,你那卖两块,我这卖五毛,看你买谁的?”苗连生说。

当然,这是将军们才敢说的话。对于中国更多的光伏企业来说,可能蔓延至欧洲的“双反”战火让他们丝毫不敢大意。

实际上,上海四巨头的新闻发布会刚一结束,在北京的一个小型讨论立刻开始。“我们要提前行动,主动出击。”福能集团董事长刘佳勇说。

他所说的“主动出击”,是将在于6月在德国和7月在北美的展会上向当地民众发放是否支持双反的问卷,“如果多数人不支持,我们希望欧美政府倾听民众的声音;如果多数人支持,我们只有认了。”

美国市场壁垒重重

据了解,因为美国国内光伏组件成本较高,市场大量安装了来自国外的光伏组件,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组件。

2011年1-4季度,中国对美国市场的组件出口量分别为:300兆瓦、351兆瓦、505 兆瓦和778兆瓦,全年累计达到1933兆瓦。而去年在已安装的2.4吉瓦组件中,有约1.66吉瓦来自中国厂家,占到安装总量的约69.2%。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