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惨淡现状下的三大逆转攻略

2012-05-11 16:03来源:中国财务总监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光伏产业的噩梦自2011年开始。

随着2011年财报相继出炉,光伏企业大面积亏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无锡尚德、晶科能源、英利、天合光能等国内的光伏巨头均未能幸免,无锡尚德去年全年净亏更是超过10亿美元,深陷亏损泥沼。

总部位于上海的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也未能独善其身。2011年三季报显示,晶澳总营收为3.88亿美元,环比下滑7.3%,净亏损为5895万美元。与行业内大批高管纷纷选择离处于严冬的光伏行业而去不同,曹敏于2011年8月加入晶澳,可谓是临危受命。曹敏拥有多年投融资资本运作经验,曾带领林洋太阳能登陆纳斯达克。如何协助晶澳经营班子扭亏为赢、走出困境显然成为曹敏当下的重任。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曹敏依然对前景充满信心,并与作者分享了晶澳过冬的“三把火”。

光伏过冬

晶澳太阳能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同时开展光伏系统工程的建设运营。2007年2月7日,成立不到两年的晶澳太阳能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年电池片出货量仅132兆瓦的晶澳太阳能在随后的几年里,抓住行业上行的大好机遇,业务迅速扩张。

曹敏表示,晶澳2007年到2009年三年的出货量均实现翻番。出货量从132兆瓦到277兆瓦,再到509兆瓦,而2010年出货量一跃接近1.5吉瓦(1GW=1000MW),相比2009年翻了2番,总收入也飙升至117.6亿元。自此晶澳太阳能成功跻身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

事实上,晶澳太阳能的爆发并不是一天炼成的。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光伏市场一度陷入低谷,创下10年最低增速。随着2010年欧洲市场需求开始复苏,以及美国、日本装机量一路走高,国内光伏企业的订单不断增加,加之组件价格稳定,行业毛利率达到历史高点。受益于主要销售市场需求刺激,晶澳太阳能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

“在整个光伏市场进入红火发展之前,晶澳顺势提前布局,扩大产能。在2010年下游需求最旺盛的时候,扩建的产能均得以释放。”曹敏把2010年晶澳太阳能业绩大爆发的奇迹归因于市场节奏把握好和实力的厚积薄发。

目前,晶澳太阳能在安徽合肥、河北宁晋和燕郊、江苏扬州、上海奉贤、江苏连云港东海拥有七个生产基地,其中宁晋和扬州是电池片基地,合计电池产能超过3吉瓦,上海奉贤基地主要生产电池组件,产能超过1.2吉瓦,江苏东海则主要生产多晶硅片,产能超过800兆瓦。2012年2月晶澳合肥基地500MW组件又投入生产运营。其中大部分电池生产线是在2010年前建成的。

然而进入2011年后光伏市场的行情急转直下。受欧债危机影响,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速放缓,而前几年行业高速发展时涌进了太多企业,致使产能严重过剩。资料显示,2010年占全球装机量80%以上的欧洲市场,比例直降到60%左右。中国的光伏产品历来主要用于出口,比例一度高达95%,其中有75%的产品销往欧洲,但2011年这一比例却下滑至56%。欧洲市场需求的萎缩严重冲击了中国的光伏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