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惨淡现状下的三大逆转攻略

2012-05-11 16:03来源:中国财务总监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力控成本

事实上,包括晶澳在内,都对亏损提前有了预料。2011年7月8日,晶澳太阳能在2010年年报的补充文件中增加了原材料成本控制方面的风险提示。

过去几年光伏产业强劲的增长趋势给足了国内光伏企业信心,不断扩大产能。其中下游电池组件厂商为实现多晶硅、硅片的及时充足供应,纷纷与多晶硅、硅片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合同。这使得在2011年多晶硅价格走低的情况之下,众多下游厂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反而高于市场价,进一步摊薄了利润。晶澳或多或少也受到一定影响。

成本控制因此成为晶澳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晶澳太阳能除了积极与供应商协调硅料硅片的采购价格和数量外,还在非硅材料方面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晶澳太阳能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严格控制库存,其四季度通过大幅降低库存对控制成本起到显着作用。

曹敏表示,晶澳太阳能成本控制同时在采购、生产成本和库存控制三方面下功夫。在采购方面,无论是硅料还是非硅材料,都要货比三家选择最优性价比的供应商;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光电转换率、产品合格率等也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第三,当下材料、电池、组件价格不断走低,在这种情况下,库存越多损失越大,要将库存保持在适当合理水平。

当然要实现成本最优化管理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了达成成本最优化的目的,晶澳多管齐下。首先,严控预算是达到成本控制的途径之一。目前晶澳太阳能的预算相比过去制定更详细、更严厉。曹敏表示,通过预算能将公司的战略与规划有效落地,同时也是有效降低成本的方式。制定预算需要上上下下,反反复复讨论分析并采取措施然后定稿,而这个过程本身可以调动各部门及广大员工参与经营决策和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曹敏强调,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执行,公司不会为削减成本而忽略产品质量,依然力求生产出成本最低质量最优的产品,追求产品性价比。其次,供应链流程梳理和成本优化也是削减成本的措施之一。通过搜集各条生产线、不同产品的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各个环节数据,财务从头到尾进行跟踪,分析数据提出改进措施。“供应链和生产过程的成本优化关键在于数据的准确一致。”

此外晶澳太阳能还加强了税收筹划。自曹敏担任CFO后,晶澳新聘任了两位税务经理,分别负责国际税务和国内税务。与此同时,加强财务团队的培训,提高税务政策解读能力。

加强避险

严峻的市场形势及客户账期的延长也给光伏企业带来了应收账款和汇率风险上的管理难题。

资料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概念股光伏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晶澳太阳能的应收账款控制在同业内也非常严格,晶澳和大全新能源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最短,约为35天。晶澳库存控制方面也相对成功,2011年第四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为34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