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EPC市场正文

光伏:青海的战略选择

2012-04-18 10:1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电站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历史总是在不断的试错中走过的,历史又是在无数偶然和必然的结果中写下的。用什么样的价格标准,帮助中国光伏发电实现“惊险一跳”?尽管国家主管部门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但短期内形成一个合理并有利于长期发展的价格体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中国的光伏事业不能再等了, 2011年初开始的行业整合,出口市场严重受限,保护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由国内市场部分化解巨大的产能,中国已经到了必须承担光伏产能大国应尽责任,出台价格的时候。采取何种方式确定中国光伏市场价格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是尽早确定价格可能更是一个必须的命题。如果说青海的工作推动了这一结果进程的事实成立的话,它意味着青海的努力推动了中国光伏发展历史的进程。

随着五、六月份“930”消息的逐步扩散,特别是《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规定: 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一时间,千军万马涌向青海,涌向格尔木,荒漠上,彩旗飘扬,人声鼎沸,中国人善于“大会战”的潜质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掘。11月底中央电视台经济台做了一期专门节目,对此提出疑问:寄托着人类新能源希望的青海光伏工程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吗?

此时的青海省领导是胸有成竹的,深知光伏发展是人类一项全新的产业,要打造光伏产业,首先要打造由发展战略、行业标准、并网输送等重大要素构成的产业发展体系。对青海省来说,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早已先行:

一是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规划。在青海省领导的主导下,青海省电力公司用2年时间和中国电科院合作完成了《光伏发电消纳能力及对电网的影响研究》、《光伏发电发展规模研究》、《青海省GW级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及《适应大规模光伏接入的合理电网结构研究》多项课题。在此基础上,坚持用完善的规划指导光伏产业建设,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先后编制完成了《青海省太阳能综合利用总体规划》、《青海省太阳能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规划(2009-2015年)》、《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规划》、《青海省格尔木市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等。

二是行业管理细则的制定。产业成熟度的集中表现,不单是产量,并且是完整的产业标准体系的建立,这也是工业成熟国家保持领先,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关键。为了支持青海光伏事业长期发展和领先地位,青海省围绕这一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先后发布了《青海电网光伏发电调度运行管理规定》、《青海电网光伏电站并网验收细则》、《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办法》等文件,配合西北电监局编制了《西北区域光伏电站并网管理暂行规定》,开展了“大规模光伏电源接入海西电网后电网安全稳定评估及策略研究”的完善工作,明确了SVC、稳控装置的配置要求以及提高光伏短期、超短期预测精度的一系列标准。

三是产业发展的组织与协调。在组织机构上,2009年成立了新能源开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常务副省长亲自挂帅;在大的产业环节上,研究并网关键技术的同时,布局水光互补、风光互补,及早谋划调峰电源方案,不断提高电网吸纳能力;在施工验收的具体工作中,省政府协调省电力公司成立海西地区40座光伏电站建设、并网工程验收委员会,下设安全监督组、竣工验收组、启动指挥组和生产准备组,全程监督施工、并网的标准执行情况。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对于40个项目,组织了省能源局长挂帅和专家组成的项目验收工作组,分别对电站厂区基础建设、电气部分、资料部分和电站商业运行核准等几十个标准进行审核。

对于光伏这种需要政策和市场同时作用的产业来说,中国具有体制优势,它的长处很明显:可以集中社会力量办大事;当然,中国又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因为是发展之中,它的不足也很明显:在市场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时,如果政府的工作不能做深做细,其经济结果往往得不到最佳状态。青海在光伏产业的发展中,有规划、有标准、有组织落实,显示了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和高超的管理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