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EPC市场正文

光伏:青海的战略选择

2012-04-18 10:1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电站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纵横捭阖苦战多

2007年,青海省开始了规模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征程。为了吸引大规模终端开发商的到来,在各方面条件都十分困难的环境下,省领导亲自主持,开始了第一期计划年产多晶硅原料2000吨的亚洲硅业(青海)公司和1050吨的黄河水电开发新能源公司的建设工作。回忆当时,青海经委的同志说:“那时,一没经验,二没钱,万事的开头真难啊。”苍天不负有心人,基于对青海日照条件和青海省工作的认可,到2009年,让青海人记住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率先试水青海光伏终端市场。到2010年,国家五大电力公司和一批民营企业,开始批量进入青海光伏终端市场和部分上游产业。仅在格尔木市郊的一片区域,签订的光伏电站项目装机总容量已达到了1.5GW左右。整个柴达木盆地光伏电站建设意向项目装机容量已超过6.5GW,是青海省规划目标的6倍以上。

为了确保建成的电站都能及时并网,青海省领导,不但在管理上按照市场化运行规则,责成青海电力设计院为接入工程的总承包方,全面加强和协调工程相关采购、设计、施工等项目管理工作,确保按期交付使用。而且在战略规划上强力推进上网能力先行,特别是海西地区光伏电站接入系统工程的按时完成,直接影响到格尔木330千伏汇集站输变电工程、黄河水电格尔木20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330千伏线路工程等重大并网、送电工程的建设。这使得早在全国光伏电站安装量约为0.6GW的时候,青海省已经具备接纳4-5GW并网的能力。正是这些超前的认识和工作,规避了其他地区上网难、大规模脱网等新能源发展初期看似不可规避的魔咒。

光伏企业,有上网条件,却没有上网价格,可以说万事俱备唯欠东风。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商品,没有价格就没有规模市场,青海省的光荣只能是梦想。但光伏发电价格的确定是国家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青海省能够完成。电价的不确定,使得青海境内大量在建光伏电站工程停滞不前,十几亿的投资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巨大的财务和管理成本压得十几家光伏终端项目企业喘不过气来,一条通往政府管理部门,恳请尽快出台电价之路被每日反复踩踏着……

更为严峻的是,2011年初以来全球光伏行业,受占世界70%以上光伏安装量的欧洲市场减少和光伏产品产能大幅增加形成的严重供过于求局面影响,进入残酷的行业整合期。这使得产能世界第一的中国和刚刚起步的青海光伏产业,面对的已经不单是发展问题,甚至是生存问题。

对此,比光伏企业还要着急的青海省领导,他们与国家主管机关的沟通更加紧密。基于2010年宁夏自治区部分光伏项目已确定电价并成功运行的经验,2011年5月初,国家主管部门终于给予了青海省光伏发展战略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在以后的日子里,中国光伏行业无人不知的“青海930”被迅速传播,给极度迷茫中的中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带来了希望。不久后的7月24日,国家出台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第一次明确了国内光伏发电的标杆电价,中国光伏产业开始了规模化商业运作的新纪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