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江西光伏等新能源企业涌动海外并购潮

2012-04-11 13:59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而赛维公司也是一家落户新余市的高科技公司,据了解,该公司创办人彭小峰从创办公司到成为江西首富仅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2005年7月彭小峰在偶然打听到光伏市场的潜力时,立马转行注册成立了赛维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于2006年4月正式投产;2007年6月1日,赛维公司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在境外上市的第一家光伏企业;2008年到2009年,赛维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唯一年销售量突破1000MW的光伏企业,从2010年至今,该公司从来没有放慢过规模扩张的步伐。

以投资换技术成为发展“新模式”

中国光伏产业的投资热情一直高涨,产能迅速扩张。目前已经有10家中国光伏企业在美上市,截止到2008年3月,中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布局投资多达33个多晶硅建设项目,如果按计划全部投产释放,那么几年后中国的多晶硅产量将超过14万吨。记者走过江西的多个区市工业园区,几乎家家都标榜要把“打造光伏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并且政府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

然而,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浇灭扩张的冲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今年3月11日,某位国内知名的学者在南昌作学术报告时明确表示,2011年全世界光伏市场需求不足28吉瓦,而产能高达60吉瓦,仅中国释放的产能就达35吉瓦,中国目前正面临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其中光伏产业首当其冲,产业过剩高达95%。与此同时,国际上,许多国家也纷纷抬高门槛,光伏产品价格急跌,光伏产业面临乍暖还寒的境地。以江西为例,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赛维公司与国外多家公司签订的光伏项目面临停产,江西许多家光伏企业举步维艰。

就在政府严控新能源产业盲目扩张的同时,企业家却目光独具。赛维公司彭小峰认为,“光伏行业的危机是暂时的,从全球范围看,能源紧张和危机是个长期的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占世界能源结构的比例会逐渐提高,未来5~10年将达到10%,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彭小峰的观点得到了某些经济学者的认同。江西省社科院院长、经济学家汪玉奇就力挺赛维公司彭小峰,他表示“光伏产业出现的问题对赛维公司来说,是风险和机遇并存,整个光伏行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发展格局,赛维公司起点高、规模大,有自己的优势。”

其实,赛维公司并不是第一次海外收购,从2005年成立至今,赛维已经收购了意大利SGT公司70%的股份和美国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70%的股份等。

江西能源企业海外收购被业内人士视为能源企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不仅仅是江西,据悉,全国不少省市的光伏企业也都跃跃欲试地将触角伸往国外。这与媒体报道的国外光伏企业大批破产倒闭,形成鲜明的对照。4月5日,据报道,德国太阳能巨头Q-Cells公司已向德国地方法庭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而这已经是在全球太阳能行业激烈竞争中倒下的第四家德国太阳能生产商。目前,在德国,有中国人参与的竞标并购多达20起,其中一些项目金额高达10亿欧元。据德国商贸机构统计,2011年有158家中国企业在德国开展投资项目,超过了美国、瑞士和法国,中国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投资者,在2010年德国净资本投资的930亿欧元中,中国资本贡献了其中的155亿欧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