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教父杨怀进离开尚德:败走私有化资本意志

2012-03-27 10:34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杨怀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寒冬来了

2011年,无数光伏企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倒闭、停产扑面而来。即便是尚德、英利等光伏大佬们业绩也亮起了红灯。海润光伏却能在逆境中上市成功,也使得杨怀进显得极其另类。

两年前,海润光伏IPO遇阻。2009年9月,杨怀进从晶澳辞职,转战海润光伏任CEO,海润光伏上市也得以提速。杨怀进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借壳上市。

同处于江阴市的企业*ST申龙(10.18,-0.20,-1.93%)给了海润光伏这个机会。据知情者透露,作为国内拥有上市企业最多的县级市,江阴当地政府也希望重组*ST申龙首先要保证壳资源留在江阴,“同时置入的资产必须与本市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江阴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海润光伏与*ST申龙于2010年初开始首次接洽。在随后的股改中,杨怀进拿到了*ST申龙13971.76万股,占比13.55%,成为最大自然人股东。事实上,除杨怀进以外,此前曾跟随他的管理人员姜庆堂、陈浩、张永欣等11名因获得股权激励,随着2月17日上市成功身价也得以大增。

上市成功后,杨怀进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合作与拓展业务。在此之前的2010年9月3日,海润与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保利协鑫开始了大范围的合作,后者与海润光伏签订了未来三年的硅片供应合约,价值208亿元。

此后,保利协鑫还为在太仓的海润光伏建起配套的道切片项目。知情人士透露:“保利协鑫只做上游和终端,不涉及下游的电池和组件,所以下游交给海润光伏来做更为合适。”

同时坊间有传闻称,此前,中国台湾首富郭台铭在光伏领域突然出手,期间也隐现了“光伏教父”杨怀进的影子。郭台铭口中产量达10万吨多晶硅、1000万千瓦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光伏企业,让光伏界的很多人颇为震惊。

当横向合作的同时,杨怀进也在寻求业务的纵向深入,谋划杀入电站领域。

2011年10月20日,北京京运通(24.68,0.18,0.73%)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运通”)公告称,公司将与海润光伏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从事对外投资建设太阳能电站项目。他们在完成电站的前期开发、建设之后,将根据实际情况将电站项目整体对外出售,以及时收回投资本金和项目收益。

此外,海润光伏仍在推广自主品牌,组建海外电站应对寒冬。过去一段时间,海润光伏与英国石油、肖特两个国际光伏组件行业巨头合作,从事来料加工。但面对突如其来的行业寒潮,推广自主品牌迅速被提上了日程——海润光伏转变合作方式,与肖特合资创办了肖特海润太阳能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达300兆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杨怀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