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业“海归三杰”的光荣与梦想

2012-03-27 10:10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尚德和中电光伏同属江苏省内企业。瑜亮情结,在所难免。赵建华和施正荣同出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门下,而且赵建华还是施正荣所在实验室的主任。颇具戏剧性的是,尚德内外基本不提中电光伏,而中电光伏对外界称呼自己的“尚德第二”也颇为不满。

虽然两家公司都不愿谈及与对手的关系,但是在中电光伏成立之初,尚德的三名骨干曾弃施正荣而走加入中电光伏,其中就有杨怀进。另外两位张凤鸣和泰德曾是施正荣在澳洲的同事,一起进入中电光伏与赵建华共事。

坊间传言,杨怀进、张凤鸣和泰德是被中电光伏挖走的。这也不难发现尚德与中电光伏之间人才竞争的激烈。事实上,尚德在上市后积累了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在新企业看来,他们无疑是一座座移动着的人才金矿,但尚德无法将这些金矿全部挖掘,因此一段时期内,尚德的员工和管理层都成了猎头公司的重点挖角目标。

不单是类似于杨怀进、张凤鸣和泰德这样的高管,中层和一线操作工人流失情况更为严重,这也造成了尚德与各家企业间的矛盾虽未摆在明面上,但却一直存在。

杨怀进更像是一位行色匆匆的过客。加入尚德四年后,他去了中电光伏,次年又加盟晶澳太阳能。如今,杨怀进加盟海润光伏,尚德和中电光伏面前无疑又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杨怀进扩展海润光伏的决心不可小觑。目前,虽然海润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主要在太仓和合肥两大基地,但其长远规划产能为2GW、1.2GW。同时,海润光伏项目推进速度之快,保持了杨怀进在尚德、中电光伏和晶澳一贯的疾进之风。

一场前所未有的竞争不可避免,目前预测谁会最终胜出还为时尚早。

谁的未来

最近,无论是杨怀进、施正荣还是赵建华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整个市场的疲弱,加之政策严控更是让光伏行业雪上加霜。但是,他们似乎在这种窒息的氛围中,找到了新的激励与推力。

在2月份的瑞士达沃斯大会上,施正荣曾公开表示,中国在光伏领域有超过1000家的企业,但是目前至少有50%的企业已经停产或部分停产。这些公司是否会永远停产或者被并购要视情况而定。中国的公司有强大的生存能力。所以,这取决于行业低迷状况能持续多久。

与此同时,市场整合已初见端倪。从2011年第二、三季度的统计数据不难发现:全球最大的六家光伏生产商占有着55%~60%的市场份额。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25%。在施正荣眼里,这种对小企业略显残酷的整合对于尚德而言相当有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