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业“海归三杰”的光荣与梦想

2012-03-27 10:10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杨怀进似乎永远喜欢走在新的路上,这成了他与施正荣、赵建华之间最大的不同。如今,身为海润光伏CEO的他回想起这些经历,显得极为平淡:“过去没有太多成绩,还是想把现在的企业做好。”

与杨怀进在市场上锲而不舍相比,早年的赵建华和施正荣则更愿意将这种精神放到实验室。他们能吃苦、甘于寂寞、勤勤恳恳的态度给新南威尔士的马丁·格林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9年,当赵建华来澳洲四年后,他遇到了施正荣,施正荣恰恰也来到了赵建华所在的实验室,光伏研究成了他们每日的必修课。十多年后,同门师兄弟的赵建华与施正荣,纷纷上演了一场属于自己的光伏传奇。与赵建华专注的高效太阳能电池不同,施正荣看中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在施正荣眼中,降低成本是大规模推广应用太阳能电池的唯一路径,这就要求减少硅的用量。于是,薄膜太阳能成了他的主攻方向。1990年,施正荣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让薄膜长在了玻璃的衬底上。

或许,此时的杨怀进、施正荣、赵建华万万不会想到,他们会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化的第一批推行者。

资本赢家

近年来,光伏行业都被看成是财富聚集的一处高地。2011年,尽管尚德的股价跌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尚德上市时所带来的财富效应。

2005年圣诞节前夕,在西方一片狂欢声中尚德上市成功,施正荣也以22亿美元(约186亿元)的资产荣登中国首富。次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上,施正荣以22亿美元排名第350位,远超福布斯2005年中国首富荣智健的16.4亿美元与胡润百富榜首富黄光裕的140亿元。

施正荣登上首富的故事被许多人视为草根英雄的崛起。与杨怀进极为相似,施正荣少时穷困,青年留学,不惑之年创业,他也因此被看成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代表——海归技术英雄。施正荣登上首富的这一时期,恰恰也是尚德在光伏行业中最为强盛的时刻。

正是这种英雄主义情怀和行业霸主地位,让他时常以行业老大自诩。这也招致了关于他的许多质疑和非议。尤其是2011年,前所未有的行业低谷将施正荣本人和尚德推上了风口浪尖。不过对于中国光伏业而言,施正荣确实做了很多,这不单单是尚德模式所引发的投资狂潮,是尾随而至的众多上市企业。

2006年8月,成立仅一年多的浙江昱辉在英国AIM市场高调上市,从而创下快速上市的记录;2006年11月9日,阿斯特太阳能登陆纳斯达克;12月20日,天合光能正式登陆纽交所,成功募集资金9800万美元;同一天,江苏林洋新能源在纳斯达克上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