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巨头财富大缩水 光伏行业危机再起

2012-03-19 10:17来源:和讯网关键词:光伏光伏企业光伏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9年,他曾经赴欧洲希望解决solarworld提出的问题。后来美国“301法案”推出时,他也四处呼吁,表示反对。301法案最后不了了之。

施正荣从澳洲留学归国,被认为是海龟回国创业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经常出现在媒体报道之中,总是说一些一般企业家不会说出口的大胆论断,比如对行业的悲观预期以及对乱象的批评。

去年11月,他就曾提出:“欧洲需求下降,明年全球光伏市场肯定出现过剩”。甚至在2007年的时候,他就指出国内光伏行业存在泡沫。

相比较而言,苗连生却低调地多。他甚少出现在媒体前,在很少发表公开言论。这与他的背景有关。他曾经是军人,专业之后又从事过多个行业的贸易,因此显得谨慎稳重。

这是一批典型的技术派富豪。施正荣一直喜欢别人叫他“施博士”,而非“施总”。瞿晓铧看上去总是文质彬彬,讲话时逻辑性极强。苗连生从来不愿多谈与富豪榜相关的话题,他更喜欢聊技术。而拓日新能的陈五奎更被认为是“技术狂人”,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书。

混乱的较量

不过,这个行业里最耀眼最吸引人的还是财富,还是一个个出现的富豪。越来越多的企业涌进来。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高宏玲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光伏行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技术能够比肩国外企业的一个行业,2007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四年光伏电池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直接从业人数超过30万人。

施正荣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有中国人的行业,产能一定可以大幅提升。光伏行业的问题在于产能过剩了。

据独立第三方调研机构大禾咨询统计显示,2010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利用率为52.94%,硅片硅锭产能利用率为47.83%,晶体硅电池产能利用率40.48%,太阳能薄膜电池产能利用率则仅为20%。

大量不具有技术优势的小企业混杂其中,竞争加剧,产品报价一降再降。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听到的最低价已经低于5.5元/瓦。他认为这完全是亏本销售。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认为在这波低迷行情中,受伤最重的可能是江浙一带的小组件企业,“他们可能以前是做服装的,后来看到光伏行业好,于是跑来做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芯片都从其他企业购买。”他认为这些企业出现倒闭是很正常的,“这个项目不行了,这些企业就可能再换其他的项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