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我国光伏业遇冷:行业龙头百亿美元市值仅剩三四亿

2012-03-16 15:13来源:经理人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光伏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测算,2011年和2012年的年度总产能将分别达到51GW和66GW,而到2020年的预期需求也仅为50GW。这也预示着一场行业调整的危机必然到来。

跌入“冰谷”

2011年,由于产能阶段性过剩,加上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因素,国内光伏企业海外订单剧减,光伏电池每瓦出厂均价下跌40%左右,较2008年则下跌了近70%。大多数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光伏企业被迫集体“入冬”。

光伏行业现在到底有多冷?前三季度,国内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四家公司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并且4家公司总共亏损了2.9亿美元。在光伏巨头纷纷出现亏损的同时,国内的中小企业则纷纷倒闭。

业内关于尚德和赛维LDK即将破产的传言一时间甚嚣尘上,尚德施正荣一再出来辟谣,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光伏行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去年中期财报显示,赛维LDK和尚德的短期债务分别高达22.14亿美元和16.69亿美元。在2007年的鼎盛时期,赛维LDK和尚德,市值均高达百亿美元,如今市值只剩下约三四亿美元。

分化洗牌

光伏行业洗牌意味着资源和市场的再分配,只有技术高、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才有生存空间,而大多数小企业往往成本高、技术水平低、效率低下。

业内人士判断,光伏行业将在2012年加快整合。不过,这种整合会以中小企业倒闭和主动退出为主,不会出现大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只有等到行业成熟到一定程度了,才会出现大企业之间、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甚至有可能出现全新的整合模式。

中国的光伏制造企业由最初的几十家迅速攀升至几百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使这一数字一度减至50家左右。但随着市场回暖,中国光伏企业的数量再次剧增至四五百家。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认为,光伏行业暴利时代已成历史,行业的寒冬并非坏事,可以实现优胜劣汰,将那些想捞一把就走的企业淘汰出局,也让真正在这个行业有竞争力的企业成为“国家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