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技术产业链优势助汉能控股2012布局光伏产业

2012-03-02 17:21来源:IT分众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政策推动:国内光伏市场成为新的起点

在大企业扬帆再起航之时,岁末年初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似乎为整个产业又带来了阵阵的温暖。

2011年12月1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目标中,将太阳能光伏安装量由之前的1000万千瓦上调至1500万千瓦;2011年12月16日财政部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建材型等与建筑物高度紧密结合的光电一体化项目在2012年的补助标准,暂定为9元/瓦,在2011年6元/瓦的基础上提高了3元;2012年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工信部、能源局下发《关于成立光伏发电及产业化标准推进组的通知》,致力于构建中国健全的光伏并网发电标准体系;2012年2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又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简称“金太阳”工程),明确了2012年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补助标准原则上为7元/瓦。

同时,引导企业改变外需导向,挖掘国内需求也成为了国家政策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指出,国家政策的推动将令国内太阳能装机市场出现明显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也将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业界担忧:补贴政策仍具瑕疵

然而,在业界普遍对政策推动欢欣鼓舞之时,一些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

据悉,补贴政策对光伏产业确实有所帮助,但目前国内的补贴政策精确性不够,无论企业技术是否具有竞争力,都能领到补贴,致使无法有效刺激企业成长,反而变成维持落后生产力的推手。同时,政府支持方向偏向于发电补贴,对于提供贷款、税收及财政方面尚无明文规定。

徐征建议,补贴政策应体现效率原则,引进竞争机制,加大对国内优秀企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贷款、收税方面),通过树立标杆企业逐渐带动行业技术进步,让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有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上去。

宏威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简明认为,在补贴方面也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可以按地区发展情况采取不同政策,鼓励地方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电价补贴。

不仅如此,补贴标准和行业技术进步缺乏联动性也成为难题。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指出,国内虽然逐年在降低补贴幅度,但这种下降的幅度多是人为制定,与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比例并不紧密挂钩。而且,与产业总量控制联系也不够。

对于备受关注的“并网难”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江华认为,这有赖于从国家层面上推行电力机制改革,确定独立的输、配电价,还原电网企业的输、配电功能,使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离,电力调度机构与盈利主体分离,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实现电网的公平开放、公平接入,给可再生能源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提速,从技术上加大并网的可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